“飞将军”李广一生不得封侯,可惜吗?其实可悲也

2020-07-28 10:03:46 作者: “飞将军”李

说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有些总会让我们扼腕叹息、为其不值,比如“飞将军”李广。但凡说起他,“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但到老不得封侯,“李广难封”,让很多人为其不平和惋惜。有些人甚至认为其功比卫霍,是汉武任人唯亲,故意打压。真相是这样的吗?其实不然。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林中

首先,“飞将军”之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能封侯不足为奇。

“飞将军”李广之名,源于匈奴边民边兵之口,记于太史公的《史记》。原文如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太史公单独为李广列传,是有其私心和春秋笔法在里面的。七十列传中,从楚汉相争到《史记》成书,以军功或与战争军事相关得以命名列传的,有27人,但真正以个人为名为内容列传的,只有英布,韩信和李广。李广何德何能?别说卫霍,就是公孙贺、公孙敖、李息、赵破奴等都比他强上不少。太史公因为替李凌出头获罪,被汉武处以腐刑,在这件事上,他肯定是对汉武腹诽和怀恨的,所以夹带私活为李广单独列传,目的就是恶心汉武帝。你看,你一直不予封侯的人,我偏要单独为他作传。自秦汉统一直至满清覆灭,来自北边游牧民族的边患始终存在,其中蒙元和满清更是入主中原。统治阶级和文人士族需要抵御外侮的英雄形象,“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镞中”、“君不知沙场争战苦,至今尤忆李将军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千古流传。正是因为太史公的记载和后世文人墨客的渲染,不断神化了李广的英雄形象,导致了我们今天的认识。

李广墓

那么,既然匈奴都称“飞将军”,到底成色如何呢?

元光五年,即公元前130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当时是卫青第一次将兵抗击匈奴,获封关内侯。李广当斩赎为庶人。元朔二年(前127年),因韩安国兵败,启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到元朔六年(前123年),因石建死,被武帝召为郎中令,同年以后将军随卫青征匈奴。

也就是说,李广任右北平太守,以“飞将军”威慑匈奴的时间是元朔二年到元朔六年,共四年时间。这四年,汉庭大军在干嘛呢?从汉武对卫青的使用来看,这四年正是汉匈之间此消彼长的战略转型期,整个汉庭对匈奴从防御到进攻到战略大反攻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就在李广任右北平太守的同年,匈奴入上谷、渔阳,卫青、李息等击之,收复河南之地,置朔方郡,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元朔三年、四年主要是匈奴袭边,汉庭没有大规模出兵,直到元朔五年,“汉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彊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出右北平,咸击匈奴。”这是第一次其他将军所部均属卫青调遣。大胜后拜卫青为大将军,所有战略反攻的条件都具备了。这期间李广一直是右北平太守,连五年春大战,李息、张次公出右北平都没他什么事。也就是说,这一阶段,汉军主战场是靠近朔方,目的是解决都城的后顾之忧,同样,匈奴的主力也被牵扯在这一带。李广的任务就是守住右北平,时不时出城骚扰一下小股匈奴武装,这个李广在行,但正面战场没他什么事,“飞将军”之名从此传开。所以说,李广的“飞将军”之名,并不是正面战场上击杀了多少匈奴,而是守城有功,功劳是有,但不足以封侯,也有负“飞将军”之名。

当机会垂青时,没有抓住,这是李广无法封侯的第二个原因。

大将军卫青

李广可以获得军功得以封侯的最佳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是吴楚之乱“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第一次因为政治不正确,功过相抵,关内侯都没捞着一个。

第二次是汉武元光五年。“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贺亦无功。”四名将军各率万骑,互不节制,就看谁屌,结果只有卫青直捣龙城,李广得了个“当斩,赎为庶人”。不要说汉武没给机会。

封狼居胥

第三次是元狩四年汉匈战略大决战,大将军卫青大战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跑;骠骑将军霍去病东路军击败匈奴左贤王,从此漠南无王庭。至此,自殷商至西汉以来一千多年的边患问题才算彻底解决。这次决战,前将军李广因战争期间迷路不愿对簿公堂自杀。死前说了一段话:“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这一次固然有汉武和卫青的阴谋,但李广的意气用事也是导致迷路的主因,右将军赵食其因迷路赎为庶人。李广不是因为害怕刀笔吏和赎为庶人而自杀,他是因为年迈体衰,封侯无望而自杀的,何其可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