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去世4年后,三位驸马被杀街市之中,唐高宗的做法很有深意

2020-07-17 11:05:37 作者: 李世民去世4

隋朝末年,李渊父子建立唐朝,唐朝是一个繁盛的朝代,但是,在长达289年的唐朝历史上,发生过多达20多次宫廷政变,几乎每一位唐朝帝王都遭遇过宫廷喋血。唐朝初年的三次政变为例:

(一)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大权旁落,从此李世民成为唐帝国的主宰者。

(二)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联合侯君集等人密谋造反,东窗事发,李世民痛心不已,贬嫡太子李承乾为庶人,“李承乾谋反案”最终使嫡三子李治获利,李治被立为太子,成为后来的唐高宗。

(三)永徽四年,发生了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可谓震惊朝野。这件谋逆大案直接导致一位皇叔、一位皇兄、两位公主自尽,为了彻底肃清此案,唐高宗甚至一口气杀掉了3位驸马。

对比这三次政变,可以看出“房遗爱谋反案”是唯一一次既不涉及太子,又对唐帝国未来帝位传承影响较小的一次政变,然而,仔细看来,唐高宗对这次政变的处理结果却十分不同。

房遗爱是唐朝名相房玄龄的次子,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婿。隋朝末年,房玄龄身为李世民的智囊和秘书,助李世民平定天下,李世民登基后,封房玄龄为梁国公。

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房玄龄立长子房遗直为世子,将来继承梁国公爵位。李世民为了彰显他和房玄龄“君臣一体”,把高阳公主(李世民第17女)许配给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这样一来,房玄龄就有两个儿子同时屹立于朝堂之上,光耀房家门楣。

其实,在封建社会,皇帝为了稳固和大臣的关系,双方结成儿女亲家是非常常见的。只是,大部分功臣都由长子袭爵,因此,多选择次子和皇室联姻。李世民深谙此道,例如,杜如晦的次子、柴绍的次子、王珪的次子、程咬金的次子都娶了李世民的女儿。所以说,李世民把高阳公主嫁给房遗爱,这桩婚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高阳公主却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公主。她的不安分表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高阳公主为人跋扈,房玄龄在世时,她尚且有所顾忌,等房玄龄去世,梁国公爵位传给长子房遗直后,高阳公主开始怂恿丈夫房遗爱夺取大哥的爵位。高阳公主虽然是房遗直的弟媳妇,但毕竟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房遗直不敢和高阳公主正面对抗,只得向李世民告状,李世民几次斥责高阳公主。

其二,高阳公主生性风流,她和一个叫辩机的僧人私通,后来事发,李世民将辩机和尚腰斩。

其三,高阳公主嫁给房遗爱后,多次派人到皇宫打探情报。

李世民也知道高阳公主不是善茬,多次斥责这个女儿,这让高阳公主对李世民心生恨意,史载“太宗崩,无戚容”,作为女儿,李世民驾崩时,高阳公主一点都不伤心。

唐高宗即位后,高阳公主一直在伺机而动。永徽四年,唐朝名将、驸马薛万彻(娶李渊第十五女丹阳公主)因罪被贬,对唐高宗心生怨恨。另一位驸马柴令武(柴绍之子、娶李世民第七女巴陵公主)也借着给妻子治病的理由长期留在京城。于是,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说服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意图发动政变。按照计划,他们打算先控制京城,废掉唐高宗李治,然后拥立李渊的第六子荆王李元景为帝。不过,政变的消息遭到泄漏,唐高宗得知后勃然大怒,迅速逮捕高阳公主等人,然后派长孙无忌来审理此案。

众所周知,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托孤大臣,也是唐高宗的亲舅舅,此人位高权重,老谋深算,唐高宗派长孙无忌亲自审理此案,可见对此案的重视。

长孙无忌不仅严格审理了此案,并且还陷害李世民的三儿子吴王李恪。孙无忌各方搜集“证据”,打算从重判决,经过唐高宗李治的批准,三位驸马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被斩首示众。《资治通鉴》云:

诏遗爱、万彻、令武皆斩,元景、恪、高陽、巴陵公主并赐自尽。

另外,李元景、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四位皇家子女被赐自尽。另外,三位驸马的家人悉数收到连累,例如,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因此案被流放岭表,柴令武的兄长也被流放岭南,其余沾亲带故者皆被株连。

其实,“房遗爱谋逆案”的主谋仍然是房遗爱、高阳公主,其他人仅仅是参与,吴王李恪甚至根本不知情,这个判决还是过重。

例如,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在魏征等人的劝谏下,李世民下令赦免了其余从犯。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谋逆案”爆发后,李世民贬李承乾为庶人,杀掉了侯君集,其余众人并没有被诛杀。既然前两桩谋逆案都没有大肆株连,面对“房遗爱谋逆案”,唐高宗和长孙无忌为何要大开杀戒呢?而且还诬陷了吴王李恪?唐高宗为何如此决绝呢?

实际上,唐高宗之所以指定长孙无忌来审理此案,就已经注定了这个结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