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阁老乃乾隆生父?为了恶心清廷,清末民初有人为此出书

2020-07-30 00:00:39 作者: 陈阁老乃乾隆

导语:

早年间有一个颇为奇葩的流传,即乾隆并非满人,而是来自与浙江海宁的陈家,是清朝时期的狸猫换太子。

事实上,康雍二帝或许对于满汉亲疏还有着友好倾向,毕竟清初对于摆脱议政王大臣的影响还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然而到了乾隆时期情况有了转变,乾隆对于汉臣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那么,为何乾隆身世会套上这么一个说法呢,这里边自然有迹可循。

陈阁老即陈元龙,字广陵,世称广陵相国,亦称海宁相国,是康雍乾时期的重臣。也正是如此,康熙年间还是四阿哥的雍正与来自浙江海宁的陈元龙有着不错的交情,而相传两家同时诞下了孩子,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听上去十分神幻,而剧情就如同北宋时期的狸猫换太子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女娃换男娃。当然,剧情到这儿还需要有所交代,不然就显得突兀:雍亲王之所以换陈家孩子是因为自己膝下只有一男娃且不讨喜,对于夺嫡不利。

事实上,在海宁的民间更是盛传,甚至于陈家乾隆亲笔的堂匾都有着深度解读,“爱日”与“春晖”。

乾隆六下江南世人皆知,然而在陈家停留居住就有四次,这样的恩宠令人侧目,也多了几分色彩。唐诗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写与父母恩情的,乾隆亲笔如此,也难怪有人猜疑。

另一方面,民间说法流传一时,而文艺作品的粉墨登场更是扩大了这一流传的范围,其中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便是如此。

先生本就是海宁人,打小就听闻这类传闻长大,自然引入“典故”。金庸先生很是调皮,“历史学家当然不喜欢传说,但写小说的人喜欢”,可以说金庸本人也不认为此事有真,更何况“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杜撰”。

乾隆身世之谜的说法毕竟不利于清廷,自然也不可能在乾隆时期传开,因此其时间线也值得寻味。

海宁换子说法最早见于为文字的是清末民初天嘏所写的《清代外史》,海宁换子的标题实际是“弘历非满洲种”,此外还有的诸如“多尔衮之盗嫂”、“琰(嘉庆帝)之不喜如意”、“李莲英女弟之指婚”、“宫中遗产之富”等,可以说其中爱憎分明。此后的二十年代,许啸天又做了《清宫十三朝演义》,这又加深了民间影响,与时人对于清廷八卦感兴趣的诉求十分吻合。

事实上,海宁换子可能性不大,毕竟雍亲王胤禛当时三十四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而三子弘时也是个八岁的健康娃,更何况乾隆同龄的还有弘昼呢。再者说,康熙五十年九子夺嫡胜负结果还早着呢,雍亲王胤禛脑壳进水才想着偷换汉臣之子,并传位与他。

调包?难不成人前人后的忙碌,皇孙还能大变活人不成?

乾隆六下江南有着巡视钱塘江海塘工程的缘故,这与康熙时期治理黄河水患是同样道理的,水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至于说,陈家的四次接待也是合情合理,毕竟海宁名门望族当数陈家。

当然,在我看来,海宁换子的说法有很大缘故是为了恶心清廷,毕竟《清代外史》一书中,对于清廷的不待见态度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