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守成之君为何能创造业绩?三大原因不可忽视!

2020-07-30 00:02:27 作者: 历史上著名守

提起我国历史上的皇帝,大多数人都记得创业之君开国皇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大多都是开国之君,而那些守成之君相对来说曝光率很少,其实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名垂千古的守成之君。创造“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汉景帝;“永徽之治”的唐高宗李治,“仁宣之治”的宣德皇帝朱瞻基;以及“康乾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

这些守成之君为何能创造出如此业绩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对帝国继承人文化思想培养,君权适当分权给相权,加强集权正确处理君王与大臣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守成之君能够治理好国家,必须将君权和相权厘清,也就是正确区分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的关系。虽然说,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是具体事务还是靠以宰相为首的朝廷百官来处理,正确地处理好,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是实现帝国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

君权适当分权给相权,就要设立宰相,在秦朝就有宰相,李斯就是第一任宰相,刘邦建立西汉后,汉承秦制,也设立宰相职位,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都曾担任过宰相帮助皇帝处理事务,并且汉朝宰相权力还是很大的,吕后去世后,能够铲除吕氏集团,这些都是宰相的功劳,正是由于君主合理给宰相授权,才有了西汉文景之治。

历经千年的宰相制度,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就发生了改变,朱元璋为了控制皇权干脆取消宰相职位,自己处理全国事务,自己并没有给明朝带来多大的发展,反而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明朝后来的守成之君能取得治世,则是由于设立了相当于宰相权力的内阁;清承明制,大清不仅设立内阁制,还设立了军机处,只有君权适当分权给相权,整个国家才能更有效地运行。

守成之君不仅适当给宰相、内阁放权,还要加强集权,刘邦时期虽然分封了权力巨大的诸侯国,但时间短,很多弊端没有体现出来,经过文景二帝发展之后,终于出现七王之乱,才有了汉武帝推恩制。唐朝在这方面与汉朝很相似,大唐初期藩镇弊端并没有马上显现出来,经过几个治世长足发展后,发生了安史之乱,从此大唐走入下坡路。

明朝的藩王制和大清八旗制实际上都没有多大权力,这些王爷和亲王没有自己领地和封地,还要受制于皇帝监督,皇帝才能放心发展经济,与民生息,才能使守成之君有所作为;所以,守成之君要想有业绩,就必须加强集权。

对帝国继承人的文化培养,守成之君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大多有历史功绩的守成之君从小就受到了系统的文化教育,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思潮有儒家、道家、法家以及佛教,这些思想都曾作出重要贡献,文景之治时的黄老学说,无为的治国思想,使文景二帝异常节俭,大量减免税赋,免除酷刑,与民休息,得到平民的拥护。

在这些思想中,儒家思想被利用的最久,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长期被认为是正统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教育皇帝不仅要勤政、还要爱民,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起来,才能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文化思想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当属大清王朝,大清王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他们崇尚中华文化,实行满汉一体策略,很快地得到全国的认同,不仅使自己很快立稳中原,还享国300年。

我国历史上守成之君很多,但是能够取得盛世和治世的并不多,这些守成之君能够开创盛世创造如此业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帝国继承人文化思想培养,君权适当分权给相权同时加强集权,这三大因素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