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劳动者一起拥抱大地和生活——路遥现实主义创作的启示

2020-07-30 05:35:42 作者: 与劳动者一起

那时的路遥像一个“孵化器”一样不辞劳苦地工作,脚踏实地、全神贯注。人物与故事就是在这样的磨砺中渐次显现的,“他们”的出现对于一直寻找着的作家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回报。真正进入创造的人,往往已入无我之境。他已把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国家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对待创作的态度从来隐含着对待读者的态度。明确了目标的跋涉相当艰苦,但如果我们仅从祛除浮躁、耐得寂寞、静心笃志上理解路遥,还不是完整的路遥。

现实主义放射出璀璨光芒

路遥对于艺术创造发自心底的敬重,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这使得选择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他,从20世纪80年代众多流行的“新的概念化或理论化”中“跳”了出来。无论是穿牛仔裤的“高大全”,还是披道袍的“高大全”,都没能动摇他的艺术信念。这种内在定力与艺术自信注定了“传世之文”的诞生。

卢那察尔斯基曾说:“用自己的作品为已经制订出来的宣传条例作图解的艺术家不是好艺术家。艺术家之所以可贵,恰恰由于他开垦了处女地,依靠全部直觉深入到统计学和逻辑学难以深入的领域。”也就是在这一点上,路遥在避开急功近利、标新立异的同时,选择了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而他对于现实主义的深刻理解,使他同样警醒于现实主义的庸俗化,一直以深耕细作的扎实劳动,使真正的现实主义文学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若从文学角度来认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的发展,我们无法绕过的一部书就是《平凡的世界》。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这部书何以做到统计学与逻辑学都难以做到的?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路遥对艺术的清醒与执着。是这种对艺术创作的真诚、敬业与专注的态度,成就了作品的品位、质量和分量。它如时间中的一块“纯金”。当然,在它来到我们手中之前,经历过有初恋般热情的创作者的淬火和锻造。其中,凝结着创造者的灵魂。

今天,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更加伟大的变革。2020年,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个伟大的实践中,我们应该为时代贡献出怎样的灵魂?在梳理和继承路遥留下的精神遗产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弥足珍贵的答案。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30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