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3年5月,穷得叮当响的曹操替河北袁氏割了邺城外的小麦,然后带着麦子回许昌磨面了。
这之后,袁谭袁尚兄弟俩也不修城、也不抢麦、更不种庄稼,一直相恨相杀。
公元203年8月,袁尚大军便把袁谭包围在了青州平原,
见此危局,缺兵少将的袁谭竟向曹操求援,与曹操约为儿女亲家,约曹操出兵邺城以解平原之围。
所以,曹操这个狼外婆再次兵抵河北,但是他可不是帮袁谭“围邺城救平原”的,而是要占据整个河北四州。
于是,曹操大军自是稳扎稳打,出兵黎阳、威胁邺城。
见曹操兵锋凌厉,袁尚赶紧放弃平原、回防邺城。
到了邺城的袁尚发现,曹操并未挥兵邺城,而是搞起了工程。
公元204年正月,曹操大军变成了工程队,他们要开凿自朝哥至邺城的沟渠,准备通过运河来运兵运粮。
曹操很穷,所以粮食一直都得省着用,陆路运粮率数十钟而致一石,太不经济。
袁尚和袁谭但凡有点脑子,也该收手对付曹操了。曹操为了打仗都挖起了运河,所以其志绝非帮袁谭打袁尚,也不会是收麦子、抢城池,而是要平定整个河北四州。
但是,袁尚和袁谭做出了什么反应呢?
他们接着打,袁尚估算了一下,曹操要挖通这百里长的运河,至少得要一年的时间,还有这么长的时间,足够灭了袁谭的,
于是,袁尚再次从邺城出兵,杀向平原与哥哥袁谭决一死战。
俯瞰这个河北大地的形势就是:狼外婆曹操在慢条斯理地挖运河,小白兔袁氏兄弟继续隙墙相杀。
曹操是工程师而不是农民工,工程师就能用最小的工程量来完成最大的工程作业。
公元204年4月,曹操用巨木为桩、一排排地钉进河道,逼迫淇水改道注入白沟,于是运河建成,曹操大军立至邺城,而此时袁谭和袁尚还在平原打擂台。
4.搞工程的曹操、敢演戏的李孚、讲忠义的审配
再临邺城的曹操,再不会轻易退兵了,定要拿下邺城。
于是曹操再次搞起了工程:挖掘运河的曹军,继续土木作业,堆土成山,向城中射箭;下挖地道,从地下偷袭。
上面堆土成山、下面挖掘地道,这是官渡之战时,袁绍玩得手段,此时全让曹操学会了。
曹操学袁绍,审配却学曹操,挖横沟、细查曹军地道,然后烟熏火烧。
见土山和地道不行,战场较量得创新,老套路从来都起不了作用,于是曹操接着挖运河,围着邺城挖了一条长达四十里的沟渠,用“运河”把邺城围了起来。
同时,曹操大军以邺城为中心开始攻城略地,把邺城彻底变成一座孤城。
直到公元204年7月,袁尚才从平原赶到邺城附近,要解邺城之围。
搞工程的曹操,遇到了敢演戏的李孚。
为了能够里应外合,袁尚派主簿李孚先行入城探查、联络守城的审配,然后再回来报告。
且不说邺城之外的四十里沟渠,就说沟渠边上站满的曹军,哪可能让主簿李孚入城联络,还要再回来向袁尚汇报。
但是,故事的脚本是三国,这里不仅有万军中取上将的首级的武将,也有进出围城如入无人之境的文官。
主簿李孚穿着曹军军官的军服,骑着战马、拿着荆条,一面斥责兵卒、一面指指点点,竟走到了沟渠边上。
再之后,他竟然寻了个不是,把守围的曹军士卒给帮了起来、一顿荆条伺候,再之后就是:打开营门、奔至邺城。
这就是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拿笔的也是胆色过人。
见到守城的审配之后,李孚与之约定举火为号,里应外合、夹击曹军。
之后,李孚建议打开城门放出城中数千百姓,然后自己混迹其中,跑回去跟袁尚汇报。
袁尚和审配的计划很周密,但这些统统全在曹操的算计之中。
所以,结果就是:出城夹击曹军的邺城军,被早有防范的曹军打得打败,只能退回城中。
而邺城十七里外的袁尚更是不堪,先被打败、再被包围、后被赶至山中,丢了大军和辎重。
乱世,最多的就是叛徒,所以叛徒活得都很长,因为它们最怕死、最知“时务”。
袁尚兵败,部将叛变;邺城孤城,审荣叛变。
于是,邺城城破,狼外婆曹操终于占了小白兔的老巢。
但是,乱世也是试金石,最能试谁是真君子。
邺城守将审配宁死不降,北面受戮,言:我君在北。
审配与逢纪不和,袁绍向逢纪询问审配的为人。而逢纪的回答却是:审配天性烈直,有古之忠义节操,“愿主公勿疑”。
袁绍便奇怪地追问:你不是厌恶审配吗?怎么还替他说好话。
而逢纪的回答则是:先所争者私情,今所陈者国事。
公不让私的逢纪,被袁谭斩杀于黎阳;忠义不二的审配,兵败而受戮于邺城。
审配在对待袁氏父子这件事上,他对得起逢纪的评价,也对得起忠义二字。
5.总结:可怜了河北好才俊
河北之兵,天下精卒,兵仙韩信之谓也。
河北英雄,人中豪杰,审配李孚自证之。
就看袁氏父子能不能人尽其才、将堪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