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老物件|在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奋斗故事

2020-07-30 18:54:20 作者: 打卡老物件|

1934年夏季以后,“苏币”在流通中占了主导地位,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例如,当时,有首民谣,唱到:“今年不比往常年,穷人过年都有钱,各色货币新崭崭,镰刀斧头架上面。一块银元买年猪,铜钱拿来买汤圆,一串纸币买鞭炮,两张布币买对联。左边贴:户户迎红军,右边贴:家家乐共产。过年礼品都买齐,荷包还有压岁钱”。这充分反映了广大劳苦大众翻身做主的喜悦和对苏区货币的喜爱之情。

川陕根据地地处大巴山,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川陕苏币发行后,除因根据地不能生产食盐而受到敌人的封锁,价格奇高外,其余物价一般都较为稳定,一些生活用品的价格较根据地建立之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1935年,由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的错误指挥,红四方面军放弃了革命根据地向西开进,布币的发行也逐步停止。

时至今日,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张张斑驳的布币,更加敬佩老一辈金融工作者的智慧和创新才能。他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一张张货币,是我党在创建革命根据地时期艰苦奋斗的实物见证,也是我党早期经济金融领域上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