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多尔衮威严,济尔哈朗与索尼、鳌拜完美诠释何为坚持就是胜利

2020-07-17 13:23:41 作者: 不惧多尔衮威

此时,相约共同扶保豪格登基的八人中,只剩下了最后的四人。

这其中,同为“开国五大臣”之后的费英东之子图赖以及额亦都之子图尔格,由于去世时间较早,多尔衮也念及其父辈功绩,还算留了些“面子”。

然而,多尔衮对于索尼与鳌拜的打压与迫害,是最为严厉而又残酷的。

索尼先是遭到了投降多尔衮的谭泰、巩阿岱等人的弹劾,遭到了惩治,随后又被多尔衮找借口废黜了所有爵位与职务,发配到盛京去看守昭陵。

至于鳌拜,则是前后三次遭到了多尔衮的打压,不仅其所立下的功劳直接遭到了抹杀,就连性命都险些没有保住,最终也是遭到了削除爵位与职务,罢为庶民的处罚。

至于豪格,多尔衮当然不会放过他这个最危险的“敌人”与对手。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得胜回京。在此之前,豪格带兵彻底平定了盘踞在四川的张献忠大西政权,并且是亲手射杀了张献忠,可谓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可等待豪格的却是诸如冒功领赏以及用人不当这些“莫须有”的罪名,豪格也就这样被多尔衮下狱,开始遭受折磨。

这一年的四月,豪格凄惨的死去,不仅其统领的正蓝旗为多尔衮所得,就连其福晋都为多尔衮以及阿济格抢走,大清王朝的初代肃亲王以如此悲惨且极富屈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至此,多尔衮算是消除了所有有威胁的政敌势力,并且逐步走向了其擅权专政的巅峰时刻。

多尔衮去世后,同样遭到了极为残酷的清算。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死于古北口外的喀喇城。

在此之前,多尔衮已经从最初的辅政王,强迫顺治皇帝一再加封其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直至皇父摄政王,并且在这期间,多尔衮不断排除异己、打压政敌,在将权力不断集中在自己手中的同时,也在朝中“树敌”颇多。

这其中,最为关键性人物,就是在此前被多尔衮排挤出辅政王序列的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在多尔衮去世后,趁着两白旗群龙无首、相互政权夺势之际,直接闯入多尔衮府邸,抢回了被多尔衮带回家中的皇帝玉玺和印信,并主动拥立顺治皇帝亲政。

与此同时,济尔哈朗又联合在多尔衮专政时期同样受到打击的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联合向顺治皇帝上奏,控诉多尔衮的十六大罪状:

“昔太宗文皇帝龙驭上宾,诸王大臣共矢忠诚,翊戴皇上。方在冲年,令臣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逮后多尔衮独擅威权,不令济尔哈朗预政,遂以母弟多铎为辅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摄政王行之。仪仗、音乐、侍从、府第,僣拟至尊。擅称太宗文皇帝序不当立,以挟制皇上。构陷威逼,使肃亲王不得其死,遂纳其妃,且收其财产。更悖理入生母于太庙。僣妄不可枚举。”

“以此思之,多尔衮显有悖逆之心,臣等从前俱畏威吞声,不敢出言,是以此等情形,未曾入告。今谨冒死奏闻,伏愿皇上速加乾断,列其罪状,宣示中外,并将臣等重加处分。”

此时早已对多尔衮心存不满多年的顺治皇帝,终于等到了肯为自己出头,为自己说话的人,马上安排济尔哈朗、满达海的人对多尔衮集团进行清算,并且顺治皇帝亲自下旨,将多尔衮

“削爵、撤庙享、罢宗室、籍财产入宫。”

而仅仅下葬两个月的多尔衮,也被扒坟掘墓、挫骨扬灰。

至于其党羽,也因为苏克萨哈等人的“叛变”与揭发,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可以说多尔衮集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土崩瓦解了,包括此前投降多尔衮的谭泰、冷增机等人,也遭受到了极为严厉的惩治。

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在多尔衮专政时期,依然没有屈服的大臣,则受到了顺治皇帝的信任与重用,特别是索尼和鳌拜。

索尼被提拔为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事务,成为当时权势地位最高的满洲大臣。

至于鳌拜,也同样恢复了其身份和爵位,并且得到了顺治皇帝的器重,就连其生病都得到了顺治皇帝亲自探望的恩典。

在多尔衮集团倒台后,郑亲王济尔哈朗成为了朝中当仁不让的“头面人物”,然而,济尔哈朗却能够自始至终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任何僭越之举,相反,却是在极力维护顺治皇帝的权威,与多尔衮形成了鲜明对比。因而在济尔哈朗去世后,顺治皇帝予以了及高规格的安葬,对其后人也进行了极度的封赏。

伴随着济尔哈朗的去世,顺治皇帝便开始逐步削弱皇室宗亲与八旗旗主的权力,并且将这些人手中的权力向外臣身上转移,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人逐步成为了辅佐顺治皇帝署理政务的核心力量,而这也就此奠定了顺治皇帝去世后,康熙朝初年朝堂权力分配与势力分布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