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厉害的战略规划之一,一举奠定曹魏基业

2020-07-31 10:00:08 作者: 三国最厉害的

放眼三国,能称得上战略规划的,恐怕没几个。

《隆中对》肯定是战略规划,经过《三国演义》大力宣传,为人们所熟悉。凭《隆中对》,诸葛亮获得了很多粉丝。

本文介绍的三国战略规划,不是《隆中对》,而是"十胜十败论"。

此论乃曹操麾下谋士郭嘉所提,于公元197年产生。

那时曹操处于四战之地,连张绣也没摆平。袁术虽然势衰,但负隅顽抗。刘备诛杀杨奉,夺其军马,和吕布在徐州发展,与曹操为敌。尤其是袁绍,坐拥河北四州之地,虎视眈眈,给曹操巨大威胁。

幸亏钟繇督关中诸军,在西面缠住了马腾、韩遂这股势力,使曹操暂时没有西顾之忧。

至于孙策,在江南与严白虎、陈瑀打得热火朝天,和曹操没必要做冤家,各做各的事。

下一步,曹操怎样发展自己的势力,称霸诸侯?

明眼人都知道,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扯大旗拉虎皮,狐假虎威,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最不服的是袁绍,多次扬言引兵南下,由他来保护天子!

曹操只能打哈哈,本初啊本初,咱俩是发小,从小一起玩的,你就让弟弟保着天子。以后弟弟没能力保天子,你过来保嘛。

袁绍看了曹操书信,冷笑几声,阿瞒啊阿瞒,你可以玩火,但不能玩得过火!否则,我带兵灭了你!

此时郭嘉上书,提出"十胜十败论"。

因为那时在曹操阵营里,很多人得了"恐袁症",一些人偷偷写信给袁绍,说愿做内应,助袁破曹!

在"十胜十败论"里,郭嘉提出对付袁绍的远期和近期的战略目标。

让我们重温一下"十胜十败论"吧。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郭嘉从十个方面比较了曹袁之优劣,曹操有十个长处,而袁绍有十个短处,高下立判,不啻黄钟大吕,提振了士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你别看眼下袁绍一方力量强大,那是表面的,其实是纸老虎,一捅就破!

郭嘉惊人的洞察力,显露无疑。

此论在官渡之战前夕形成,为曹操所采纳,那是袁绍的哀歌。

郭嘉一开始在袁绍帐下,但他没有被袁绍重用,那时讲究门第出身,袁绍出身高贵,自然瞧不起郭嘉这种出身低微的人。于是,郭嘉果断弃袁投曹。

因为郭嘉是天才式的谋士,被曹操一下子看中了,这叫"慧眼识英雄"。

郭嘉是千里马,曹操是伯乐,就是这么一回事。否则,不会有"十胜十败论"的故事。

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此十胜,映衬了袁绍的十败。此论之所以形成,曹操高超的领导艺术,治下欣欣向荣的局面,那是客观条件。没有这些有利条件,纵有十个郭嘉,也提不出这样的胜败之论。

"十胜十败论"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兵书战策的精髓,完全可以和孙子兵法一较高下。孙子兵法从宏观角度分析战略,而"十胜十败论"里的论断,可操作性极强,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此时郭嘉已殁,泉下有知的话,亦当笑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