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名士为何热衷于归隐山林?现实冲击下的价值变更

2020-07-31 22:16:46 作者: 魏晋时期的名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王羲之作为东晋名士,好隐居,常与友人游山赏水、寄情自然,在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参加聚会时,写下《兰亭集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山川之美、吟诗之乐、友人之乐,发出“放浪形骸之外”的惬意,直白道出自己享受山水、不受外物约束的快乐生活,一时间忘记了衰老、忘记了生死,只顾着欣赏自然美景了。

而魏晋名士陶渊明在对政局失望后,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政局的世俗,只能辞官归隐,追求自然本性,安贫乐道的渡过余生,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中,陶渊明抒写了躬耕田园的生活体验,一个士大夫在田园种庄稼,并不懂农耕的技术,所以才会导致田园里杂草茂盛、豆苗稀少。不得已间,陶渊明只能早起打理庄稼、晚上伴着月亮、沾着露水、扛着锄头回来,写到最后,抒发感慨说“露水打湿了衣服并不可惜,只要当时的初心没有改变就好”!诗句之间,流露着隐居无悔、自然之乐的满足感。

魏晋时期的名士在玄释合流的风潮中、在政治官场的黑暗中,厌倦了官场的世俗,开始寻找一个精神的归宿,而隐居田园铸成了他们精神的堡垒,用以保护仕途的乐园,不受黑暗的玷污。

结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乱分裂并存,改朝易代频繁,执政者的思想并不能全然与名士谋和,高洁的名士不愿改变仕途理想,不愿阿谀奉承,只能不问世事,隐居田园以求保身;在儒家经学遭到破坏之际,文人名士一直在寻求合适的治国思想,一时间崇尚“清谈无为”的理政思想风云涌起,与那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名士之志相去甚远,较量之下,这些名士选择退隐田园,遁入山林以求仙人指导,抒发苦闷不得志的心绪;此外,在玄释合流的环境下,名士陶醉于山水之乐、追求自然之趣,于是便开始寻求一处宁静、和平、幸福的精神家园,而隐居山林不仅符合他们的人生追求,也应和了他们躲避黑暗官场、保全忠洁操守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