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碉堡,阿尔巴尼亚的独特景象

2020-07-17 20:01:10 作者: 世界历史:碉

公元1991年东欧剧变后,阿尔巴尼亚确立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4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公元2009年4月1日,阿尔巴尼亚同时与克罗地亚正式加入北约。28日,阿尔巴尼亚总理贝里沙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向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总理托波拉内克正式递交了阿尔巴尼亚加入欧盟的申请。同年底,欧盟批准了阿尔巴尼亚的入盟申请。

公元2014年6月,欧盟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

公元2017年4月,阿尔巴尼亚举行总统选举,伊利尔·梅塔当选总统。6月,阿举行议会选举,社会党获胜,获得单独组阁权。7月,梅塔就职总统。9月,阿新政府组成,社会党主席埃迪·拉马出任总理。直至今日。

那么,碉堡,阿尔巴尼亚的独特景象

1.在阿尔巴尼亚随处可见碉堡,故而有“碉堡王国”之称。一个面积仅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300万的国家,却密密麻麻分布着几十万座碉堡。这便是碉堡之国阿尔巴尼亚的独特景象。

2.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曾在政治上既反美又反苏,同时与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等邻国也存在历史宿怨或者领土纠纷。可以说是国门之外,四望皆敌,令这个小小的山国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当时的领导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富有游击经验的他们把中国的“深挖洞,广积粮”要诀略加变通,喊出了“一手拿稿,一手拿枪”的响亮口号,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全民动员建造碉堡。凡是去过阿尔巴尼亚的人,无不为星罗棋布的碉堡而惊叹。在广袤的农村田野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排碉堡,公路两侧、山顶山腰、房前屋后,甚至度假沙滩上都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碉堡。这些碉堡有明碉、有暗堡;有暗道密如蛛网、多达几十个一群的群碉,也有孑然兀立的独碉;有的能藏兵数百、附设粮仓弹药库的大型指挥碉堡,也有仅能勉强塞进一人的单兵碉堡。不过最常见的,还是直径3到4米、半掩埋式的圆形碉堡,那些隐藏在草丛中的铁灰色圆碉,就像一口口倒扣的铁锅,或者是一只只静止不动的大乌龟,趴在那里窥视着过往的行人。

3.阿尔巴尼亚碉堡用优质的钢筋水泥建造而成。据说,当时的平均造价达到250美元,全国几十万座碉堡,总耗资达到1.75亿美元以上,消耗的人力、物力更是惊人。当地人说,一座碉堡的耗资、耗材,足可建造一套标准的两居室住房。由于大量人工、材料消耗在碉堡上,阿尔巴尼亚人不得不长期忍受恶劣的居住环境。

4.20世纪90年代,阿尔巴尼亚政局及周边形势发生剧变。如今,和平和发展同样成了阿尔巴尼亚的主旋律。按理说,这些远远超出自卫需要的碉堡既碍眼又占地,理应大量拆除。但几十万年过去,仍有很多碉堡岿然不动。究其原因:

第一大难题就是缺钱缺装备。当初修建碉堡时讲究“敌情观念”,越结实越好,炮弹都炸不开,拆起来当然费劲。前线年阿尔巴尼亚为发展旅游,聘请北约的工兵部队拆除一处海滩上几百座小碉堡,结果这些大兵动用了挖掘机、推土机、吊车等重型设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交差。武装到牙齿的北约工兵尚且如此,普通阿尔巴尼亚的军民自然更困难了。

另一个难题是没权拆。从1992年开始的“土改”把许多碉堡连同土地分给农户,但农户们拿到的只是碉堡的“使用权”,产权仍属军队,不论多碍事,军方不说拆,谁也不敢动它。

5.现在的碉堡有的被改成仓库或羊圈,有的被充作小卖部或蘑菇房,还有的干脆被改成住房。风景区的一些碉堡被有钱人用低价买来,稍作装修便当作别墅,倒是冬暖夏凉别具情调。前几年碉堡的价格不过5万人民币左右一座。城市边缘的碉堡则被进城打工的农民占用,形成“碉堡版”的打工村。一些不太好的碉堡或地处偏僻的碉堡往往也能发挥余热:有些被改造成厕所供路人“方便”;有些则成为热恋情人幽会的伊甸园;一些靠近边境的废弃碉堡,更成为偷渡者的藏身所,甚至是通向境外秘密地道的开挖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