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认为温室大棚生产瓜果蔬菜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确实,在最近数十年,中国的大棚生产蓬勃发展,无论南北,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上新鲜的蔬菜水果。瓜菜大棚对于丰富人民的生活功不可没。但你也许不知道,北方地区瓜菜大棚的起源可上溯到辽代的“牛粪覆棚”种植西瓜技术。
西瓜的栽培最早出现在古代埃及。三千年前,传至中亚地区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是当时两河流域人们的主要水果之一,中亚人称其为“阿吾丝”。7世纪初叶,生活在葱岭东西的回鹘人将西瓜引种到今新疆地区。因为西瓜生长最适宜的条件是高温、日照时间长、沙质土壤,一直到10世纪初,内蒙古东部地区乃至中原地区还没有栽种西瓜的记录。
辽建国初期,太祖耶律阿保机为了打通和西域的交通线,于辽天赞三年(公元924年)六、十月间两次亲征西域,“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尽取西鄙诸部,”占领了河西走廊以东的全部地区,迫使分布在新疆和河西走廊的回鹘地方割据政权俯首称臣。当辽太祖率军来到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带,炎热干旱以及水源奇缺的恶劣自然环境经常阻碍军事行动的正常推进,于是南疆沙漠绿洲中盛产的西瓜,就成为沙漠行军中消暑解渴的必备品。可以说,西瓜为辽军征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是鉴于此,太祖阿保机对西瓜大加赞赏,并把西瓜的种籽和栽培技术带回辽地,敕令推广。由于两地气候相差悬殊,契丹农艺师们根据西瓜习性,经过长期培植实验,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应寒冷地区种植西瓜的技术,即“牛粪覆棚”技术。自此以后,西瓜才正式在松辽大地上广泛种植,并因其是从西方传入而命名为西瓜。
现代田野考古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辽代种植西瓜的实物例证。1959年,辽上京遗址皇城南部堆积层中发现大量西瓜和甜瓜的种籽,1991年、1995年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南塔乡下湾子5号辽墓和四家子镇羊山1号辽墓先后发现绘有西瓜图案的壁画,说明辽国西瓜的种植和食用已很普通。
赤峰市宁城县出土的辽代瓜条纹三彩罐
辽代用“牛粪覆棚”种植西瓜的技术在不少史籍中有记载。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中引五代人胡峤《险北记》记述:“(峤)至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鹘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书中不仅记录了“牛粪覆棚”技术,还描述了辽国所产的西瓜个头犹如中原的冬瓜,味道甜美可口。南宋人浩皓在《松漠纪闻》中则谈到辽国“西瓜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
“牛粪覆棚”种植西瓜的具体程序是:“根据契丹腹地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无霜期短、地温回升较慢、倒春寒灾害严重的情况,在初春时节,采取先集中育苗再大田移栽的办法。为了保持地温,西瓜下种后,在地上铺一层牛粪,利用牛粪发酵后产生的热量增加地温,并促进种籽迅速发芽生长。为了防止倒春寒,还要在席田上搭盖草棚以抵御霜冻。”秧苗在棚内一直长到小满(约在每年农历四月)之后,北方草原地区的气温开始升高,气候渐渐稳定,才能移栽到棚外的大田里生长,从而保证西瓜能在炎夏时节上市,“牛粪覆棚”栽培西瓜技术,是辽国农艺师对中国种植业的一大贡献。
“牛粪覆棚”技术解决了北方寒冷春季种籽发芽和幼苗成活的问题。金灭辽以后,基本承袭了辽的生产培育方式,西瓜被继续种植,并且引种到更为寒冷的今黑龙江地区。
敖汉旗南塔乡下湾子5号辽墓壁画《备饮图》
《备饮图》中四名男子均头戴交角幞头,右数第一人面含微笑,双手捧碗;第二人回首向内,双手捧一黄色圆盘;第三人立于第二人背后,低头回首;第四人双手抱修瓶扛于左肩,足穿草鞋。四人前置一方桌,云状板腿,桌下放置一修瓶,桌上放着温碗、执壶、盏及西瓜、石榴、桃等水果。西瓜、石榴出现在辽代绘画中尚属首次。
辽从西域引种西瓜成功时,中原人尚不知西瓜为何物。最早记载西瓜栽种技术的中原人就是前文提到的胡峤。他是陕西大荔县人,曾做过郃阳令。公元947年夏秋之交,胡峤自辽上京向东游历,一日,行至一个叫真珠寨的村落,此寨离上京城约49里。天近中午,烈日当头,口渴难忍。他发现驿道两旁有不少农人在出售一种果品,外皮布满绿色条纹,个形硕大,很像冬瓜。有人正在食用,从吃相来看,味道还不错。很奇怪的是,他们只吃瓤,不吃皮。他出于好奇心,也在摊前买了一个。农人切开西瓜,递给胡峤。胡峤先咬了一口,味道甘美多汁,一股清凉之气沁入心脾,浑身暑气顷刻全消。大快朵颐后,胡峤便坐下向瓜摊的 主人询问这瓜的名称、来历以及栽培方法。瓜摊主人看他是外地来的汉人,便将西瓜是如何传入辽上京地区的经过娓娓道来……到了南宋时,中原汉人洪皓把西瓜种籽带回中原试种,从而开创了西瓜在我国中原地区种植的先河,中原人仍然按照契丹人的习惯称其为西瓜。
石榴原产于安息(伊朗高原),后来传入中亚地区。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在石国(乌兹别克共和国)发现石榴并将种子带回国内种植,故名石榴。石榴最初作为稀有名贵水果在汉武帝的离苑骊山和上林苑种植,直到唐朝才逐渐推广到黄河和长江流域。由于石榴生长在北纬35度左右地区,喜温怕冻,华北平原以北地区至今未见任何有关石榴栽培的记载。敖汉辽墓壁画中的石榴形象却表明石榴曾经在赤峰地区有过栽培史。壁画中的石榴大如拳,白中透出粉红,上顶托星形花蒂,鲜嫩欲滴。在当时交通十分落后的条件下,中原地区的石榴不大可能运到草原地区,壁画中的石榴可能是当地栽培的果木,然而契丹园艺师是如何将石榴引种到赤峰地区的技术却没能留下记载。不仅如此,辽代还成功地将芭蕉、竹、菩提等亚热带植物引种到草原地区,这些先进的园艺成就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未能达到,契丹园艺师们所取得的成就至今仍然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