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情报的明朝大同总兵官王勋,只能是率兵走出大同镇,转而去往“应州”迎敌,于正德十二年十月,正式与达延汗开始交战,结果很明显,“围总兵王勋等于应州”,败在兵力差距悬殊,大同总兵王勋被达延汗给围在了应州。——《明史·外国八鞑靼》
反观明武宗,在接到王勋的情报以后当即也确实是派人支援了,“督诸将往援”,但是问题也正是出在了这里。——《明史·外国八鞑靼》
要知道,本身明武宗布置威远及平虏两地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断达延汗的退路,所以定然是跟着达延汗的行军步伐在走的。
而据《晋溪本兵敷奏·卷三》的记载,“达贼约有一万余从弥陀山迤东向西行走”,也就是说,达延汗从玉林进入明朝境内后,本来是一路向东直指大同的没错,但是在行至弥陀山一带之时,却看到了阳和卫和大同镇均有重兵把守,所以并没有继续前行。
而是就地南下,抓住了怀仁和山阴兵力被抽调到大同镇布防的缺口,一路就那么顺风顺水的到了应州一带,并且也仅仅只派出了一万余蒙古骑兵。
从这上面,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威远及平虏两地的明朝大军,很有可能是一路尾随达延汗大军到了弥陀山一带,而另一方面,达延汗作为一个有着“中兴之主”称号的统帅,其自然是不会傻到倾其所有深入敌人腹地的。
毕竟大同镇南边可不是啥也没有了,还有太原这个战略重镇同样有着重兵把守,如若达延汗全军都深入腹地的话,万一被大同镇断了后路,重重包围之下,那后果是无法想象的,更别提还有“阳和卫”以及其它军事重镇的援军了。
毛纪画像
所以,在这里其实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应州包围王勋的,很有可能就只有这一万余蒙古骑兵,至于剩下的三万多蒙古骑兵,也极有可能从弥陀山开始就悄悄去往了“阳和卫”,且一直都驻扎在阳和卫附近。
因为此前明朝曾出任首辅的大学士“毛纪”,曾于正德十二年十月向明武宗上奏过一份奏章,“昨日始传闻驾在阳和城,边外达贼拥众数万,离阳和三四十里下营”。——《密勿稿·卷一》
那么这一切就说的通了,毕竟按照时间推算的话,这些传闻若要传到朝廷文官的耳中,得需要不少时间吧?
而由于明武宗曾下令不让文官跟随他巡关,所以这道奏疏必然是从京城中发出的,另外,这道奏疏是于正德十二年十月上奏的,也就是说,这军情其实是在九月份左右就已经有了。
而这时间恰好就和达延汗行至应州一带的时间相呼应,反推一下,达延汗到达“弥陀山”一带的时间正好就有可能是九月份左右,而“弥陀山”又离“阳和卫”不远。
故而,也就形成了另外一种情况,既然威远及平虏要切断蒙古骑兵退路,那势必就需要尾随蒙古骑兵的行军路线,而在其行至弥陀山的时候,恰好就遇上了“应州告急”,从而误以为五万大军都攻到了应州,匆忙之下直接就发往应州支援了。
蒙古骑兵插图
明武宗战略部署被破坏
但是呢,威远以及平虏驻军作为切断蒙古骑兵后路的驻军,在到了弥陀山一带之时,也就相当于一路尾随蒙古大军到了大同镇附近,而蒙古骑兵却并没有按照计划攻打“大同镇”,而是南下更加深入,跑到了“应州”一带,这就在无形中把明武宗原本的“包围圈”战略部署给破了。
而阳和卫以及聚落堡、天城等地的援军驰援到应州之际,又激励了王勋所率部队的士气,故而也就有了“殊死战,敌稍却”这一说,毕竟达延汗只有一万余兵马不是吗?自然不是明朝这数万大军的对手。——《明史·外国八鞑靼》
但是达延汗却不愿意放弃这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战果,所以第二天又来了,“明日复来攻,自辰至酉,战百余合,敌引而西,追至平虏、朔州”,结果打了没多久,就开始退兵了,充分发挥出了蒙古骑兵的优势,边打边退,把明朝军队一路引出了应州,向西而去,引到了平虏、朔州一带。——《明史·外国八鞑靼》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此时,平虏以及威远一带的防卫其实是十分空虚的,早都被明武宗给调去从威远那边尾随达延汗的骑兵部队去了。
加上又恰逢天气突变,“大风黑雾,昼晦,帝乃还,命宣捷于朝”,而且兵书上也有“穷寇莫追”一说,再者本身达延汗就并非是被打败,而是战略性撤退,所以也就此得以策马扬鞭,又重新跑回了鞑靼领地。——《明史·外国八鞑靼》
明武宗出征所带甲士画像(局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难发现,如果单从驱逐蒙古骑兵这一方面而言的话,明武宗确实是赢了,毕竟明武宗确实是凭借着他的战略部署打退了达延汗这次对明朝的侵扰。
但由于明朝官兵机动性要差于蒙古骑兵,所以在追击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个追不上的尴尬境地。
同时,由于达延汗本身就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而是为了掠夺资源,所以在交战的时候势必会是一种打了就跑的局面,所以也就造成了虽然声势浩大,但战损数据却并不高的场景。
其次,威远以及平虏一带的官兵本身距离大同镇就比较远,所以在消息的传递上也难免会有误差,再加上其一路都是尾随达延汗的步伐行军,所以就间接的又给达延汗腾出了一条回到鞑靼领地的路。
边打边退的蒙古骑兵画像
当然,达延汗由于仅有一万余兵马,其他骑兵部队当时都被安排在了宣府一带,所以在回撤的路途中也并没有大肆掠夺,而且从达延汗同样身亡于1517年,也就是正德十二年这一年的结果来看,很有可能是因为“达延汗”受了重伤,这才下令退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