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庚:想给我母亲铸一口大鼎,没想到会成为商朝青铜铸造的代表

2020-07-19 13:22:33 作者: 祖庚:想给我

陶范法青铜铸造工艺(制模)

也就是先用陶土制成“后母戊鼎”的“器型”,也叫“初胎”,这个时候的“初胎”上面没有任何纹饰,就是单纯的一个方方正正的“鼎”的模样。然后等“初胎”被烘烤干透以后,会在其外部再次加上陶土制作“外范”,继而再次烘烤,但这次不用等其完全干透,因为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流程。也就是“脱范”,意思就是在“外范”变硬但还保存着一定湿度的情况下将其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块,然后从“初胎”上面剥离。

陶范法青铜铸造工艺(外范)

继而还得将“外范”上面刮掉一层,刮掉的厚度便是青铜器正式成型后的“厚度”,到了这个时候,才能够进行雕刻纹饰的环节,当然,雕刻纹饰的进程自然要围绕这些“外范”来进行。

陶范法青铜铸造工艺(浇筑)

接下来便是再次将“初胎”与“外范”结合,也称“合范”,然后便可以进行浇筑了,最后等一切流程走完,待“铜液”完全冷却后便可以将“外范”打碎,清除“初胎”,再等“鼎耳”浇筑完成后便可以进行最后的打磨和抛光工作。

陶范法流程示意画像插图

至此,“后母戊鼎”也就可以称得上是大功告成。看似简单,但实则每个环节都必须得小心再小心,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尤其是中间的“脱范”和再次“合范”这中间的流程,任何一个单独的“外范”被破坏,那整个流程可就相当于全废了。

而且在到了浇筑的环节以后也不代表就能真的万事大吉,如果保证铜液均匀的散布在模具的各处、排除空气,保证铜液在浇筑期间不冷凝,都是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同样只会面临着前功尽弃这一个结果。

后母戊鼎上的精美花纹

毕竟“外范”在浇筑完成后是必须要“打碎”的,否则青铜器就没法取出,也正是这个原因,才造就了“后母戊鼎”不可复制的独特属性。

即便鼎身上精美的浮雕式鱼纹、饕餮纹、云雷纹等诸多精美纹饰可以复制,但其在浇筑期间自然形成的器壁薄厚、密度不均匀,外范结合部位因纹饰过于细密而无法完全打磨的“范线”等等都是完全无法复制的存在。

考古学者在辨别青铜器真伪之时所利用的也基本都是这些无法被人为造假的重要特征。

焚失法应用情况示意画像插图

陶范法的发展和变迁

而且,在商朝中后期,为了能够使得青铜器更为美观,还在“陶范法”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焚失法”,意思就是用一些草绳、丝线等可以直接被铜液熔解掉的材料来代替“初胎”。

就好比古代很多工艺品上常见的“绳索状”鼎耳,便可以称得上是应用“焚失法”的典型代表。

不过相信大家也不难发现,焚失法的应用范围很窄,基本只能应用于一些“鼎耳”或者比较小的物件,无法大面积应用。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失蜡法”以后,焚失法便很快就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示意插图

而“失蜡法”,其实说白了就是用“蜂蜡”以及“牛油”等物质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物雕刻成完整的“器型”,包括那些精美的“纹饰”。

继而将内外用泥土或其它耐火物质填充、包裹。再加热烘烤,使得“蜂蜡”和“牛油”的混合物得以溶解并排除,形成一个“空腔”。最后便是在这个“空腔”中浇筑“铜液”,然后再移除“外范”,便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青铜器”。

如此一来,由于不用经过脱范、合范等诸多繁琐环节,“外范”亦是可以直接做成一个整体,所以运用“失蜡法”制作出来的青铜器往往外表极为平整,并不会有过多的“范线”出现。

古代青铜器中的“镂空”造型,也正是因为“失蜡法”的出现而得以出现在历史的大舞台,为我国封建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提升和进步添砖加瓦。

失蜡法铸币模拟示意插图

所以,也正是由于失蜡法可以制作出更为精良且繁琐的纹饰图案及造型,从而也就让失蜡法在我国的应用一直都经久不衰,即便是直到现代,依旧有很多传统艺术家将其应用在手工艺品的制作和浇筑上面。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钱币批量浇筑,用的也是“失蜡法”。试问,如果没有“陶范法”为“失蜡法”奠定基础的话,那么后续的“青铜铸造工艺”又该如何去发展呢?

而“后母戊鼎”作为商朝青铜铸造工艺的代表作之一,其虽然相对“失蜡法”铸造而成的青铜器在外观上也能不够华美。

但其生而具备的那种古朴厚重的沧桑气息,无疑才是凝聚着我国青铜铸造工艺从“陶范法”变迁升级到“失蜡法”青铜铸造工艺的文化记忆,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镇国之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