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听着爽,代价却很大

2020-07-19 22:12:55 作者: “大丈夫行不

文/林岩

李勣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话听着挺尿性,而事实上,自打有避讳制度以来,若姓名犯了帝王的忌讳,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历史上很多名人被皇帝赐姓,如唐朝大将李勣,其本名为徐世绩,字懋功,被唐高祖赐姓李氏,即李世绩,后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再次更名为李勣。

汉初名士蒯彻死后,被人改名为蒯通,原因是“彻”字犯了汉武帝刘彻的忌讳,此后数百年,“彻”字被刘彻一个人承包了。

还有北宋杨家将杨六郎本名杨延朗,宋真宗赵恒认为道教传说人物赵玄朗是赵宋宗室,于是杨六郎更名为杨延昭。

还有因犯帝王忌讳改姓的,如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期,庄姓被强行改为严姓。

五代十国时期,敬姓犯了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忌讳,因此改“敬”姓为“苟”姓,后来有改回“敬”姓的,而有部分家族至今仍在沿用。

也有不信邪的猛士,至死也不更名改姓。

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里边有个小兵叫李世贤,他和侍王李世贤同名同姓,根据太平军的避讳制度,小兵李世贤必须更名改姓。

李世贤

小兵李世贤的上司唯恐得罪侍王殿下李世贤,于是下令,逼迫小兵李世贤立即更名改姓,小兵李世贤不服,说了那句戏词儿——“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结果竟因此被斩首。

无独有偶,若说是小兵李世贤是一介莽夫,逞一时匹夫之勇,口舌之快,而下面这位文弱书生则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五代十国时期的石昂,为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竟放弃了做官的机会。

《新五代史》记载:“石昂,青州临淄人也。家有书数千卷,喜延四方之士,士无远近,多就昂学问,食其门下者或累岁,昂未尝有怠色……”

石昂,青州临淄(今属山东淄博临淄区)人,家境富裕,藏书数千卷,博学多识,喜欢和四方的有识之士交往。

宾客有当地的,也有远道而来的,都是向石昂请教学问的,有人一住就是好几年,石昂从来没有出现过怠慢客人的脸色。

石昂德高望重,却从没有踏入仕途的想法。后唐青州节度使符习很赞赏石昂的德行,于是征召石昂出任临淄县令。

符习到京师朝见天子的时候,由监军太监杨彦朗留守主政。

石昂因公事到杨彦朗府上拜谒,负责引荐的官员称石昂姓“右”,禀报说右县令求见大人。

原来,这位太监杨彦朗不知是老爹名“石”,还是祖宗名“石头”,总之他忌讳“石”字,因此,引荐的官员才称呼石昂为“右县令”。

石昂拜见上司杨彦朗,仰着头斥责道:“你身为内侍,为何以私害公?我姓石头的‘石’,不姓左右的‘右’!”

杨彦朗勃然大怒,一甩袖子去了后堂,石昂也起身离去。

石昂自知得罪了他,必定会得到小鞋一双,于是愤然辞去官职。

回家后,石昂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我本不想在乱世入仕为官,却没有坚守住内心的底线,结果遭到阉货的侮辱,我的子孙后代一定要引以为戒!”

后晋高祖在位时期,征召贤良之士,户部尚书王权等大臣向皇帝推荐石昂。

后晋高祖诏令石昂出仕为官,石昂迫不得已再度入朝,任职宗正丞、少卿等官职。

晋出帝在位期间,后晋朝纲败坏,石昂“上疏极谏”,皇帝置若罔闻。

对官场彻底绝望的石昂以生病为由,辞官回乡,老死故里。

后晋此后大乱,最终被契丹人灭掉。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序言中评价石昂:“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

权力和利益都不能屈服他的内心,在职或离职都不违背道义,我找到了一个人,他就是石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