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杀,宋朝奸臣丁谓玩心理战,寇准、李迪能否躲过陷阱?

2020-07-20 21:04:22 作者: 一路追杀,宋

宋真宗晚期,疾病缠身,神思混乱。只是在妻子刘皇后的帮助下,勉强处理国事。但如此一来,权力逐渐向皇后过渡,这是传统士大夫们不愿意看到的。

寇准、王旦等元老试图用太子监国的办法化解这一局面,而刘皇后则与大臣丁谓结成了联盟。在争斗的关键时刻,寇准做事不密,走漏了消息,被刘皇后抢先下手,反遭罢相。

此后,受周怀正、朱能等人的牵连,在丁谓的运作下,寇准又降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

在寇准之后,李迪与丁谓同在朝中为相,他努力担负起维护太子的责任,但宋真宗迁怒太子时,他犯颜直谏:

但李迪为人过于刚正,不仅得罪了皇后,对丁谓他更看不惯。寇准走后,丁谓大权独揽,结党营私,在中书门下广布党羽。李迪愤而上告:

李迪抱定鱼死网破的心思,要把奸臣丁谓拉下马。宰相间闹到如此地步,真宗大怒,贬了两人的官,李迪出知郓州,后又贬至浑州。而丁谓短暂贬官后,在刘皇后的干预下,又官复原职。

宋真宗去世,一段时间内,丁谓更是擅权。他不是个宽厚的人,对于从前的政敌更是不遗余力的予以打击。寇准、李迪更是丁谓的眼中钉,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宋朝有不杀大臣的传统,想要冠冕堂皇的诛杀二人难以实行,丁谓并不甘心,他想了个主意。

首先,丁谓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寇准、李迪进一步贬谪。当圣旨制作完毕,丁谓请来颁旨的宦官,重金贿赂。宦官们既得了好处,也不敢得罪当朝宰相,只好按照丁谓的布置行事。

宦官上路了,他们用锦囊装剑,放置在马前。这是有诛杀任务时的做法,暗示了这次公干是奉旨杀人,宦官缓缓而行,消息则不胫而走。

一个宦官前往道州,到达驿站时,寇准正在和当地官员宴会,这是他一贯的派头。驿卒迎进上差,赶紧赶到关衙汇报,"宣旨带剑",这是上面要杀寇准啊,正在欢宴的州府官员非常惊恐,忐忑的出来迎接。

可是,宦官却摆起了谱,避而不见。官员们又向随从人员打听旨意内容,也不得而知。大家更加惶恐,纷纷看向寇准。如果识相的话,自杀可能避免更大的羞辱。但寇准神色不动,命人对宦官说:

宦官不得已,只好拿出将其贬职的诏书。寇准看后,马上借来诏书中贬谪的低阶官员的绿色官服,穿上后拜接诏书。随后,带着官员们回去继续宴饮,到傍晚才结束。次日即启程赶往贬谪地雷州。

在浑州,李迪遇到了同样传旨的宦官。他没有识破丁谓的诡计,见来者不善,思量与其受辱,不如自杀。但李迪自杀时却恰巧被儿子救了下来,宦官见状不甘心,就守在门外,看到有人拜访李迪,便记录下姓名,使李家上下心中恐慌;而对李家供给的食物,宁可放臭了扔掉,还是想要逼死李迪。

李迪的门客邓余怒了,冲出去对着宦官嚷道:

宦官狼狈地溜走了,李迪按照旨意前往贬谪地,邓余一直陪伴左右,平安到达衡州。

丁谓的杀人手段可谓奸诈,所幸的是寇准凭智慧没有上当,李迪借义士也得以幸免。丁谓不久也机关算尽,被踢出了朝廷。

只是,有大智慧的寇准没有等到再次被起用就离开了人世,不能不说是宋朝的遗憾。而李迪在仁宗朝还担任过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