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贫困考生没钱参加科考,怎么办?南宋:我们有“义约”

2020-07-21 00:01:00 作者: 古代贫困考生

没有书只能靠借,天寒地冻时候只能在规定时间把书抄写下来。很多人家在孩子刚上学时就开始为孩子盘算考试的费用了,这个简直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义约的存在则大大减轻了贫困家庭的负担。学子们签订义约后,基本就没有了费用的后顾之忧,只把心思放在备考上了。

其次,义约借助响亮的名头宣传,大大鼓舞了广大学子们的志气。

义约以科目、地域的名义立约,还有以个人名义立约、以姓氏为立约,可以说立约名目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学子们也就以各种形式聚集到一起。谈论科举的题目之余,也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把自己的感情融进了义约之中。义约的存在让学习们明白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身边人既是对手,也是知己朋友;科举既是选拔,也是交流。

最后,义约的存在提高了科举的公平性。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不论门第,公平公正、分科举人。但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中,门第差距都是存在的。高门子弟从小生长环境就优于普通人家的子女,贫困人家唯有寄希望于科举高中,来摆脱贫困地位。

但是,科举考试的巨大开销让很多贫困学子望而却步,读书多年连进入考场的机会都没有,实在令人痛心。义约的存在大大改善了这个问题,增加了能够参与科举的人数,丰富了科举选拔人才的来源,间接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结语

古代考生参加科考,是真真正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义约的存在无疑是雪中送炭,解决了贫困考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参加考试。而义约中的一个"义"字,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邻里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