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琴师高渐离,为何不自量力要刺杀秦王嬴政?只因士为知己者死

2020-07-21 15:38:00 作者: 一介琴师高渐

文|飞鱼说史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西周末期,国内的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国人发生了暴动,这场暴动严重削弱了西周的综合实力,此时,犬戎趁机进攻西周并且杀死了周幽王,西周灭亡。

犬戎退去之后,旧贵族拥立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周平王为了躲避犬戎再次威胁,把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个时代又被称为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

东迁之后的周王室,已经无力维持整个中原在政治秩序上的稳定,诸侯并起的年代,国家层次的”礼“治,对于强大的诸侯来说,已经不具备任何约束力。

但人和人交往之间”礼“依然具有约束力,尤其是知己之间,能达到”士为知已者死“境界的不在少数。

到了战国末年,山东诸侯已不具备和强秦抗衡的实力,为了阻扰被秦国吞并,燕国实施了刺秦计划,也就是对秦王嬴政的斩首行动。

说到这,很多人会想到荆轲刺秦王,但我们本篇要讲的并不是他,而是一介琴师高渐离。

那么一介琴师高渐离,为何不自量力要刺杀秦王嬴政?只因士为知己者死。

高渐离荆轲有何关系,为何都行刺嬴政?他们只是一对被命运捉弄的知己罢了。

一对知己,击筑高歌。

荆轲卫国人,爱好广泛,击剑,唱歌,喝酒,下棋等等都是他的爱好,他还喜欢广交朋友,但一直在他到达燕国之前,都没有结交到真正的朋友。

当他到达了燕国之后,就觉得和这个国家意气相投,也可能是因为那时燕赵之地多侠士,正好符合了荆轲内心的向往,在这里他结交到了一群知心好友,其中高渐离和一个杀狗的屠夫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高渐离看着豪情万丈的荆轲,自然也把他当作知己,他们三人经常在燕国的闹市之中,喝酒唱歌,而高渐离就击筑活跃气氛,他们的事迹还为我们创作了一个成语,那就是旁若无人(《战国策》记载: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看着高渐离和荆轲的举动,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没错,几千年后这种场景经常在高校中出现,尤其是快要毕业的毕业生,经常在校园里酩酊大醉,旁若无人的又哭又笑,不得不说高渐离和荆轲就是这一举动的开创者。

肩负重任,易水诀别。

按理来说,如此坦荡的两个人,参与到政治中的机会还是很少的,毕竟两人的心均不在此,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自由,但命运却给这对知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荆轲被田光引荐给太子丹,被逼迫着参与到了刺杀秦王政的行动中,当荆轲接下这个任务时,已经注定了是十死无生,不管刺杀秦王是成功还是失败,荆轲都活不了。

荆轲被时间推着终究要离燕赴秦,高渐离和荆轲的诀别也无可避免,高渐离和荆轲在易水河畔最后一次击筑唱歌,是那么的悲怆,伴着荆轲的义无反顾的离去,高渐离的击筑之声,在易水河畔回荡良久。

但荆轲的刺秦计划失败了,于是秦军大举进攻燕国,秦王政对于荆轲的愤怒那真是咬牙切齿,一直到统一了六国,秦王政都没忘追杀荆轲的好友和宾客。

双眼皆瞎,以筑刺秦。

在秦王嬴政的高压搜捕下,高渐离也隐姓瞒名,去了一个叫做宋子的地方当酒保,自由放荡的生活习惯了,充当酒保的高渐离被邀来呵去,他感觉很累,当听到主人家有客人击筑的时候,常常大摇起头,肆意评判着击筑的技术。

这让客人听到了很是不爽啊,毕竟被一个酒保说击得不好,这还了得,于是客人就告诉了店主,店主就让高渐离来表演击筑,结果技惊四座,宋子这地都沸腾了,名门望族皆请高渐离去堂上做客,表演超群的击筑技术。

人怕出名,善于击筑的高渐离似乎是个例外,没多久嬴政就听说了,想要看看亦或者想要听听高渐离击筑是否如传闻般厉害,结果一到嬴政那就有人认出高渐离是荆轲挚友的身份,嬴政倒也没有杀死高渐离,而是弄瞎了他的双眼,瞎了眼的高渐离,击筑那还是相当出色,渐渐地嬴政也放松了对他的戒心,时常听其击筑。

看着时机已经成熟,高渐离就往筑里灌铅,本来没有任何杀伤力的乐器被注了铅之后就变成了杀人的凶器,在进宫为嬴政击筑时,举起筑就往嬴政身上砸,但毕竟高渐离已经瞎了,所以并未击中嬴政,嬴政怒不可赦,杀死了高渐离。

飞鱼说:

一介琴师高渐离,为何不自量力要刺杀秦王嬴政?只因士为知己者死,他自知行刺嬴政很难成功,但又义无反顾,因为这是荆轲没有完成的使命。

那么高渐离荆轲有何关系,为何都行刺嬴政?他们只是一对被命运捉弄的知己罢了,本该在乱世活出潇洒的两个人,终究连续走上了同一条没有归期的路,本能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得到苟且的高渐离,却终究觉得带着伪装的面具太累,而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古代四大刺客之一豫让的言语,当然也同样适用于高渐离,在他的眼中,或许没有什么国家的大义,但只要被其认为是知己了,那么他就会不惜一切生命也要替知己完成未完成的使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