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个武将,为何林冲会拿着扇子出场?

2020-07-22 15:33:46 作者: 明明是个武将

《浅说水浒》第147期(文/焦目)

108位好汉中,文人有几个呢?大当家的宋江自然算一个,他曾做过押司,是文笔小吏,自然会舞文弄墨。而且,他写过不少诗和词,发配江州时,他曾乘着酒劲儿写了几句诗,结果被人当做反诗,差点丢了性命。吴用和萧让自然也是文化人,不过这两人一个玩计策,一个工书法,没写过诗。燕青多才多艺,他会拆白道字,顶针续麻,也算和文人沾边。

除了这几人外,还有吗?还真有一个吗,那就是豹子头林冲。

无论是相貌还是兵器,林冲都很像张飞,尤其是他绰号“豹子头”,很容易让人想起豹头环眼的张飞,所以一些人认为他是个粗人。实际上,林冲除了兵器相貌外,和张飞一点不沾边,他不但为人谨慎,而且粗通文墨。杀了陆谦等人后,林冲雪夜上梁山,就曾在朱贵的酒店里写过一首诗,以表心情。

从这一点来看,林冲算是儒将。另外,林冲刚一出场时,就不像个粗人,他在大相国寺与鲁智深见面时,“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显然是文人打扮。

林冲手里这把西川扇子有什么讲究呢?

先秦时,扇子本来是君王出行时,用来遮蔽尘土的东西,很大很宽,需要人高高举起来。到后来,这种扇子演变成一种礼仪。我们看一些古装影视剧中,皇帝皇后后面经常有两个宫女拿着大扇,不能扇风,自然是用来装饰了。

到汉代时,出现了样式一样的小扇子,可以用来扇风,还可以在烧烤时用来扇火。再以后,用来扇风的扇子越来越多,扇子的形制、样式、工艺等也越来越讲究。到唐朝时,四川地区的制扇工艺就已经天下闻名了。

折叠扇起源于何时,至今仍有争议,有说源于东晋,有说始于唐朝,但不管怎么说,至迟在北宋就已经出现了折叠扇。

当时折叠扇的名称并不统一,可以叫“折扇”,也可以叫“摺叠扇”“聚头扇”或者“聚骨扇”。根据地名或者制作人来命名,折叠扇则可以称为“潘扇”“西川扇”;若是扇面有香料,还可以叫“香扇”;可以藏在靴子里的叫“靴扇”,扇骨轻盈的则叫“春扇”。

扇面上,除了可以作画外,还可以用来题字。有一种“三面扇”,因为有三层,左右展开后中间还有一层,而这中间层不易被看到,有些人因此还会画春宫图在上面。

折叠扇展开时可达一尺宽,收拢之后不过两指宽。宋代文人地位极高,这种折叠扇因为工艺绝妙,携带方便,又能显出自己文人墨客的身份,所以备受人们喜欢。起初,四川地区的折叠扇还只是流行于当地,后来随着南北两地文化交流,连北方的人甚至金国人都喜欢。

在东京的市场上,有许多卖扇子的店铺,经营着细画绢扇、细色纸扇、异色影花扇等,另外还有专门卖扇柄、扇面儿的,也有人当场为别人的扇面画山水画的。

大街关扑……细画绢扇、细色纸扇、漏尘扇柄、异色影花扇、销金裙、缎背心、缎小儿、销金帽儿、逍遥巾、四时玩具、沙戏儿……细扇……衣市有李济卖酸文,崔官人相字摊,梅竹扇面儿,张人画山水扇。——吴自牧《梦梁录》

由此可见,当时扇子是多么流行。但不管怎么说,扇子多是文人所用,武将多是粗人,显然不会这么文绉绉。林冲虽然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名字很唬人,但实际上只是不入流的小官吏,很容易被别人看不起。他是个谨慎的老实人,也想步步高升,所以学过文墨,做文人打扮,手拿折扇。

也就是说或,林冲本身是有文人一面的,这也是他为何不敢打高衙内,不敢杀高俅的原因。这种细节需要注意,这样才能更懂林冲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