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和九子夺嫡,相差1400多年皇家立储制度的步步惊心

2020-08-01 15:34:26 作者: 八王之乱和九

元康元年(291年)三月,楚王司马玮进京杀权臣杨骏,宣告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开始,这就是西晋“八王之乱”。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已册立33年的皇太子胤礽被康熙废除,宣告清朝历史上皇子们对皇位最残酷争夺的开始,是为“九子夺嫡”。

对九子夺嫡这段往事,由于年代较近,加上电视剧《步步惊心》等的演绎,大众更为熟悉。

两者相差将近1400余年,看似毫无关系,实则原因相近。

封建社会轮回数千年,立储制度却只有那几种。说到底,九子夺嫡与八王之乱的起因也就是一回事,那就是帝位继承人制度。

从秦到汉,不立太子或立储失败的教训比比皆是。如果光看这段历史,不立太子不好,比如秦始皇;立了太子又不好,比如汉朝的刘荣、刘据。

当时又是贵族政治的天下,吕后、霍光、王莽,例子一个比一个生动。乃至司马氏的先辈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们,这些司马炎可都看在眼里。

晋武帝统一天下后,必然要思考,自己死后如何确保子孙们的帝位顺利交接,即使出什么幺蛾子,如何确保天下始终掌握在司马氏手里。

他总结了前朝的经验教训,设立了一套政治制度。

司马炎傻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他“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平吴立晋,太康之治被称盛世,是位著名的开国君主。

既然司马炎不傻,那又为何要传位给傻儿子司马衷?司马衷是否如同后世所说白痴一般,我个人意见是司马衷可能不聪明,但也不会是白痴,否则精明如司马炎岂不是拉低自己智商。这个问题超出本文范围,在这里不多讨论。

其次,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是司马炎看好的人选,他曾盛赞这个孙子“此儿当兴我家”。这种欣赏皇孙福及皇子的事以后也能看到,比如朱棣传位时看中的好皇孙朱瞻基,帝王在自己视线所能及的范围内,当然要考虑看中的继承人。

同时,在司马炎设立的制度里,要想废掉司马衷或司马遹,敌人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脑袋。

什么制度呢?它的本质是搭建一个互相制衡的权力圈子,太子或未来的皇帝在权力的中心,两侧是外戚和大臣,外侧则是分封出去的宗室亲王,他们构成一个平衡。

外戚想要夺权,得压制住皇帝、大臣和宗室;权臣想要夺权,得压制住皇帝、外戚和宗室;如果外戚和权臣联合,还是要面对宗室的力量;宗室亲王想要叛乱,要面对皇帝、外戚、大臣和其他宗室的怒火。

在这样的制度下,司马氏的天下要被颠覆,很难会出现在外戚、权臣、宗室这样的力量手中,只有强劲的外敌能做到,这是一套经典的制度。

这样的配置,是司马炎吸取前朝的经验设计出的方案。汉高祖搞分封,封出了七国之乱,没关系,在这套制度里很难发生,因为诸王很少去自己的封国,而多身处中央,其他力量时时能牵制他们。

霍光能专权,王莽能篡汉,那是宗室的力量太弱了,在这套制度里很难发生,亲王们有封国,有兵力,苗头不对皇帝就能求救请宗室清君侧。

所以司马炎设计这套制度的初心,就是以它来保证权力的交接和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如果司马衷不行,它可以保护司马遹登基,如果有人要挑战这套制度,就要掉进司马炎的陷阱。

司马炎的陷阱

事实证明,确实有效。

司马炎死后不久,权臣杨骏弄权被楚王司马玮诛杀,贾氏跋扈,外戚势力膨胀,又被赵王司马伦所杀,宗室亲王司马伦废帝自立又被其他亲王讨伐,此后诸王一个个登场,前赴后继拿人头验证司马炎的设计。

并且,愍怀太子司马遹被贾后废杀后,经过一系列政治博弈,西晋又选择了愍怀太子之子为太孙,如果司马遹被废后没有被杀,他也会被复立。

可以看到,挑战这套制度的人基本上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没有分封的司马氏诸王,杨骏或贾南风这些权臣或外戚势力独大下去,就有可能废立天子,效仿王莽故事,宗室是否还有能力与外戚对抗,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如此司马氏的天下就危险了。

因此,分封不是西晋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恰恰是包括分封制在内的这一套制度,保证了司马氏帝位的延续。

司马炎模式是套经典的模式,也被后世诸多帝王效仿,一直沿用到唐朝中晚期。

康熙的选择

为什么宋朝、明朝没有继续使用司马炎模式呢,因为政治环境不同了。

从汉朝延续到唐朝中期的门阀政治逐渐消亡,宋、明的治国理念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官僚集团出现,他们的利益与皇帝捆绑,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文官集团会尽最大努力确保帝位的传承,也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对他们来说这是国本之所在,如明朝万历时期的“争国本”就是例子。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朱元璋。在明初,文官政治还没有后来那么地明显,朱元璋曾经使用过司马炎模式,这个模式又一次重复了八王之乱的故事。但这是个特例,因为朱允炆拥有足够多的资源,本来应该是能镇压朱棣的,他拿了一手同花顺却输给了没牌面的四叔,这是人的问题,不管是司马炎还是朱元璋都没法确保处于中心的皇帝有多大能力。

到了清朝,对八旗贵族来说,在立储这件事上已经吃过不少亏,努尔哈赤两次立储失败,不敢再次尝试,导致皇太极初期四大贝勒同时执政。

皇太极手段高超,排除了其他贝勒,一人独掌大权,但他还是没有搞定立储问题。在他死后,成年的长子豪格竟然无法继位,即使后来争位的双方妥协立了福临,多尔衮又凭自己的才干掌控了朝政,如果他不是意外突然死亡,很可能会取代顺治,自己成为皇帝。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