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湖的存在,古代杭州城呈南北狭长形状,西面是西湖,南面和东面都是钱塘江,而凤山门则是杭州唯一的南门,因此也被称为正阳门。
三门合为一门
凤山门修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宋高宗赵构是在绍兴二年逐步在杭州稳定下来,到了绍兴二十八年,政局稳定,于是赵构在凤凰山一带筑皇城。选择在凤凰山修筑皇城,是方便赵构在制高点掌控全局,另外一方面,凤凰山临近钱塘江,也方便外敌侵犯的时候从钱塘江逃走。皇城在修建,外城也要修建,同时修建了一座城门,就是嘉会门,也就是凤山门的前身。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杭州地图上,古凤山门遗址是在南宋皇城遗址北面,为什么南宋皇城会在凤山门外呢?这是因为凤山门是在南宋灭亡以后重建的。南宋灭亡以后,元朝拆毁了杭州的城门,嘉会门也被焚毁。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占领了杭州,重修杭州城墙,并将杭州城墙内缩,利用南宋皇城和宁门遗址,修建了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
不过张士诚并没有占领杭州太久,很快朱元璋统一了全国,仍按照原有城门布置。到了嘉靖年间,为了抵抗倭寇,废天崇、北新、钱湖三门,改和宁门为凤山门,也就是现在古凤山门遗址所在的地方,所以南宋皇城就在古凤山门以南,在明清杭州城门外了。凤山门为南宋御街南端,旁有六部桥,为南宋三省六部诸官署所在地。
《御览西湖胜景新増美景全图》局部.清.容光堂摹刻
凤山门上的血雨腥风
凤山门作为杭州城唯一的南门,也曾经经历血雨腥风,第一次是在南宋时期,当时的凤山门不叫嘉会门,也不叫和宁门,而是叫双门。
靖康之变以后,宋朝皇子中只有赵构逃了出来,为了抵抗金兵的进攻,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当时的商丘是抗金前线,赵构已经被金兵吓破了胆,金兵一有风吹草动,赵构就南逃,一路逃到了扬州,最后到达杭州。但赵构宠幸宦官康履和大臣赵渊,赵渊用朝廷的士兵运送自己搜刮的财产,导致抗金不利,引起了当时士大夫和众将士的不满,护卫赵构的苗傅和刘正彦更加不满,于是两人商量发动政变。
首先二人带军队埋伏起来,等待退朝而出的王渊,王渊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刘正彦拖下马杀死,两人来到双门城下,包围了皇城,而赵构也听到叛乱的消息登上了双门,苗刘二人见到赵构依然跪拜,不过胁迫赵构杀死祸国的宦官。赵构没有办法,听大臣们的劝谏,把康履从双门上用吊篮放下去,一到城门下,康履就遭到叛军的腰斩。
最后在苗刘的胁迫下,赵构退位,立赵旉为皇帝,太后垂帘听政。事实证明,苗刘兵变虽然最初是好的,但后来昏招迭出,勤王的队伍陆续到达,赵构复位,苗刘二人被被打败,在闹市被处决。
再次承受如此惨烈的激战,则要到明朝嘉靖年间,当时倭寇祸害东南沿海,浙江和福建两地损失惨重,胡宗宪作为浙江督抚,总制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抗击倭寇。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倭寇进犯,胡宗宪于清波门南城上筑带湖楼,东南城上筑定南楼,凤山门西城上筑襟江楼,艮山门东城上筑望海楼外。尤其是凤山门上的襟江楼高二丈八尺,周十二丈,靠近钱塘江,能够及时发现,根据历史记载,明朝士兵曾经与倭寇发生激烈的战斗。最终倭寇被消灭,凤山门功不可没。
胡宗宪在朝廷里与严嵩交好,严嵩倒台以后,胡宗宪的下场也很惨,就连凤山门上的襟江楼,也扯上了干系,让地方官吏一夜间拆了个干净。
凤山门外跑马儿
不同时期的凤山门外,跑的马儿不同。南宋时期,经济较为发达,而凤山门外是万松岭,是连接西湖和江干的要道,这里风景优美,所以很多人都会骑马到这里踏青,相当于现在开私家车到西湖区游玩,和平时期跑的马儿都是踏青的马。
清朝时期,清军在湖滨一带建了座旗营,而在凤山门外修建了大马厂,也就是养马的地方,最初的八旗还是马背上的八旗,骑兵是主力,凤山门外的大马厂就是给骑兵提供骏马的基地。这个时候凤山门外跑的马儿是军马。
到了民国时期,兵营尤在,凤山城门拆了,养马依旧,只是此时的马匹已非驰骋沙场的的战马,而成了商家圈养用于出租给游客踏青赏景之用的娱乐工具。游客上凤凰山,上万松林去清波门,都可以租用,有马保儿相陪。
时过境迁,古凤山门一代已经成为了风景优美的景区,凤山门外跑的马儿也不见了踪影,只有遗址的石碑孤零零的矗立,提醒人们记得这里发生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