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人王昌龄谱写的盛唐军歌,短短几句,读起来依旧振奋人心

2020-08-02 04:26:06 作者: 边塞诗人王昌

开元盛世,正是唐朝国富兵强,吟诗作赋成风的好时候,军队也没少在边疆征战,文人骚客们也没少受爱国主义大环境的熏陶,作诗歌颂戍守边疆的将士。

开元十二年,二十七岁的王昌龄因科考落第,曾到塞外游历散心,切实感受到戍边将士们的艰苦生活状态,写作了流传至今的《塞下曲》等边塞诗佳作。

放到近现代,王昌龄完全可以走军队文艺工作者的路线,不过唐朝还没有那么超前,要么投笔从戎,要么学而优则仕。好在三年后,王昌龄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又以历史中常见的左迁和被杀害画上句点。

王昌龄写塞外很写实,这跟他在考取功名前是穷苦阶层,常年从事农耕活动有一定关联:戍边的士兵们从军前大都也是庄稼地里洒汗的劳动力,所以个中心酸或豪情由王昌龄道出来很贴合。

据考证,王昌龄在塞外之旅中接触过当时的戍边将士,还同他们饮酒、吃住,对塞外的环境也有了切身体悟,这段经历也影响了他之后的从官心态。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士兵们戍边,彼此距离远,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马儿奔跑了一会儿就隐入层层山嶂,不见踪影,这寥寥两句就将玉门处层峦叠嶂的险要和烽火台遍布的关卡重重凸显了出来。

再者,王昌龄十分擅长绘景。在他旷达的笔触下,上一刻他仿佛跟着将士们慷慨悲歌,下一刻又置身于铁马金戈过后一片荒凉的战场旧址。

“青海长云暗雪山”里阴冷萧索:青海湖上的云雾蒸腾而起,遮蔽了寒冷的祁连雪山。“青”和”雪“着上澄明的颜色,”长“和”暗“延展了空间画卷,而在这画卷中的海、云和山遥相陪伴却仍有孤单之意味。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里风沙漫漫遮蔽天日:塞北的沙漠里狂风吹着沙尘,遮蔽了半边天,日色渐昏暗,接到军令的战士们出了军营大门,军前的红旗漫卷。“尘”、“昏”与“红”,是漫天黄沙里的烈烈军火,带着苍凉肃杀的气息,卷起战意。

王昌龄还将对戍边将士的敬佩和对国家边疆的维护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将士们在黄沙弥漫的大漠中身经百战,铠甲都被磨穿,却依然不失斗志,不将敌人打回老巢,誓不归来。悲壮的号角响起,铮铮铁蹄溅起满布血汗的战土,远方的亲人和同伴啊,边境一日不安宁,战魂便一日不能安眠。

无论是黄沙弥漫荒无人烟,还是战斗激烈不得停歇,王昌龄的边塞诗中从未回避环境的艰苦恶劣,但战士的豪情与坚韧也显得愈发厚重。

在聆听这一首首慷慨军歌时,我们仿佛能透过时空的迷雾,看到那一缕缕狼烟后的紧急军令,那一轮关外圆月下对亲朋的无尽思念,战马蹄下走不完戍边将士心中的荒凉,也走不完如王昌龄一般记挂盛唐的每一个志士胸中的天下。

虽然这些诗(军)歌仅仅只有短短几句,但如今读起来却依旧振奋人心!

编辑:张圣平

摇摇晃晃,摇摇晃晃。品味云端,坠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