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识香|中国古代香文化之香具

2020-08-02 11:11:21 作者: 怀古识香|中

中国香文化历史起源很早,最晚在周朝就有了熏香的习俗,配合香料使用的香器自然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古人在香具中倾注了思想、追求和审美品位,无形的香味与有形的香具共同组成了悠久的香文化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在几千年的香文化历史中,那些精妙的香具,经历了怎样的诞生和变迁?博山炉

汉武帝时,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大量香料从西域进入到中国,并迅速被上层社会接受并流行开来,无疑,拥有了更多香料的中国人需要一款日常用的香炉。

而此时的汉武帝,受到秦汉时期“神仙思想”的影响,还做着“长生不老”的美梦,汉武帝被方士所骗,相信在东方遥远的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这三座仙山又被统称为博山,仙山之上有不老不死的仙人,还有吃了能令人长生不老的药,虽然他屡次派人寻找都未可得,却依然心怀向往。

外面的仙山寻不得,那就自己造一个迷你的仙山聊表安慰吧,博山炉因此诞生了。所以最早的博山炉造型是完全模拟汉朝时人们心中的仙山打造的,北宋收藏家吕大临在《考古图》中说:“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

博山炉分为炉座和炉盖,炉座是圆形的,用来容纳炭火熏炙香料,炉盖像山一样尖尖的,表面镂空雕饰着仙人、奇花、瑞兽等等,炉座底下还设有圆盘,圆盘上倒入水,就好像大海围绕在仙山四周一样。

汉 博山炉

当点燃熏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状炉盖中袅袅散出,缭绕在炉体周围,就像云雾盘绕在山间,呈现出一派生动的海上仙山景象,可谓既闻香,又赏烟,让人获得嗅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自西汉中期博山炉诞生,一直到魏晋南北朝这七百年间,博山炉一直都是主流香炉,这段时间也正是中国熏香风气迅速扩展的时期,可以说,博山炉对于我国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博山炉的制作材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一开始诞生时博山炉以铜制为主,后来随着陶瓷工艺的发展,造型简约、不会生锈,还更便宜的陶瓷博山炉大行其道,渐渐取代了铜博山炉的日常地位。

宋朝诗人杨万里《和罗巨济山居十咏》说:“共听茅屋雨,添炷博山云。”不能出门的雨天,与好友共坐茅屋之中,室外雨打芭蕉声声入耳,室内博山炉上烟岚缭绕,这种安闲而惬意的生活场景,是古来多少文人心中的惬意事啊!

明 影青博山炉薰笼

随着香料的大量进口,生活奢侈的贵族阶层大多开始习惯用香料来熏炙衣物、被褥等,此举不仅能为衣物增添香气,还具有辟虫、加热衣被的功能,于是专门用来为为衣物被褥薰香的“薰笼”诞生了,王公贵族和富贵人家,几乎家家拥有薰笼,薰笼也迅速成为了上层社会的日常香器。

宋人陈敬在《新纂香谱》说:“凡欲熏衣,置热汤于笼下,衣覆其上,使之沾润,取去,別以炉爇香,熏毕,迭衣入箧笥隔宿,衣之余香数日不歇。”

薰笼的形制一般是框架形的笼罩,材质有金银玉石,以及铜和竹等,使用时,将香炉放置在笼罩下面,将需要熏香的衣物等铺在笼罩上,便能使衣服沾染香气。

唐朝诗人白居易《后宫词》的:“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温庭筠《清平乐》的“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锁千门”,都表明薰笼在贵族阶层的盛行。

到宋元时期,薰笼逐渐走向平民化,清朝时更是盛行,毕竟不仅能熏香,还能防虫防潮,是一件非常实用的器物。

薰球

接下来要说的这种薰球,可以说是一种迷你版的熏炉,但它的设计可比熏炉有意思多了,甚至用上了“高科技”。

薰球又称为“香球”、“香毬”、“香囊”、“银囊”、“球香炉”等,我们现代人一提到香囊就觉得是布料做的才能称为囊,但在唐朝的时候,香囊指的就是金属材质的薰球。“香囊者,烧香器物也,以铜铁金银昤昽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

书中记载,薰球是用铜铁金银类的金属做成镂空的小圆球,上半球是盖子,盖顶部连着长链,可用于悬挂;下半球体设有维持平衡的平衡环,上面放着焚香钵盂,在钵盂中放上燃烧的炭火和香丸之后,无论薰球如何滚动,平衡环都会随着球体的运动而调整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不用担心炭火或者香灰掉出来。

这种制作原理,与现代航空陀螺上的万向支架相同,现代轮船也用它来保证罗盘始终向上,但1200年前的唐朝人,早就已经能将其运用于日常用具上,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也。

由于薰球小巧易携带,实用性很强,因此从诞生就一直很受欢迎,家境殷实的女子乘车出游时,袖中时常会携带小薰球,因此所经之处常常“尘土皆香”,堪称为移动的香味发射器。

唐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宣德炉

最后要说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明朝宣德炉,然而关于宣德炉的制作背景,《明史》中却没有可以考证的确切文字记录,只有两种传说:

一种说法是《宣德彝器图谱》所记录的,宣德三年,真腊(今柬埔寨)贡来39000斤有黄金般光泽的优质黄铜矿石,明宣宗让工匠以这些矿石为主料,参照《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古籍及名窑的款式,制作了3000多件供祭祀及日常使用的香炉,被称为宣德炉。

但这么大的事件《明史》中却一个字都没提及,所以有学者认为《宣德彝器图谱》本身很可能就是后来的伪作,那么它所记载的事件可信度就值得怀疑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