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看看他的16位抬棺人是谁,你就懂了

2020-08-02 23:17:06 作者: 鲁迅的在当时

中国文坛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文人相轻”,意思是有些文化人因为骨子里的“臭清高”,总是相互看不顺眼。但是他们却对20世纪一位作家发自内心地敬佩。伟人曾评价他的骨头是最硬的,是当时社会人民最需要的宝贵品格。

这位先生就是有着伟大思想家和革命家之称的鲁迅先生。都说一个人生前有多成功,看他的追悼会就知道了。那么,鲁迅先生的身后事是怎么处理的,从这场追悼会来看,他当时的社会地位究竟如何?

烟不离手,庸医误诊

熟悉鲁迅先生的人都知道,先生唯一的爱好就是抽烟。这也许是先生身上唯一的“缺点”:自20岁开始就烟不离手。到后来投入写作中时,经常会因为没有灵感就抽一会儿烟。

那个年代聊以消遣的项目十分有限。久而久之,抽烟就成了鲁迅先生不离手的家伙。写作时来一根,会客时来一根,吃完饭再来一根。那个时候的烟草筛选不像现在严格,导致残留的有害物质过高,毒性很大。

长达35年的吸烟史,使得鲁迅先生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不久,慢慢发展成了肺气肿。1936年国庆节以后,鲁迅先生找来一位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替自己治疗。本以为是个医术高超的名医,没想到却是徒有其表的庸医。

因为肺气肿和哮喘的表现症状之一都是呼吸困难,须藤五百三误以为鲁迅先生得的是普通的哮喘病。在他开出的方案下,鲁迅先生仅仅被辅以吸氧治疗。如此风牛马不相及的治疗,延误了先生的最佳治疗时机。

最终,10月19日凌晨,先生与世长辞,临终前唯一的遗言是去世前一天问须藤五百三,“我的病怎么样了?”

消息一经传出,引起文坛轩然大波

鲁迅先生去世后,他的遗孀许广平,首先通知了学生胡广平,由他代为向外传达鲁迅去世的消息。虽然先生早在入院前,也就是当年9月份,就留有遗嘱。言明不得大肆操办治丧仪式,无需置办追悼会等。但是以鲁迅先生当时在文坛的影响力,想要默默无闻地下葬,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消息发出后,宋庆龄和冯雪峰因为就在上海,率先赶到许广平处,在她的同意下,两人拟定了一个13人的治丧委员会名单。消息扩散后,名单上又增加了两位。最后一共定下了15人,这些人包括矛盾、蔡元培等当时首屈一指的人物。

追悼会第一天,自发来吊唁先生的群众多达4500人。第二天,前来吊唁先生的人依旧有3000人以上,除了普通群众,还有社会性的团体组织赶来。

前两天统计了120多个团体,之后几天来的团体几乎没有办法统计出来,因为人数实在太多了。当时社会上小有名气的团体、个人、文化界人士等,大概有上万人赶来先生的追悼会,表达自己的哀思。

关于鲁迅先生的后事,由先生生前的好友内山完造出面,联系万国殡仪馆安排出殡事宜。之前提到,鲁迅先生在国际上也是名声斐然,他去世的消息传开后,连苏维埃中央政府都发来电报,对鲁迅的去世表示了哀悼之意。

在殡仪馆停了4天后,鲁迅先生的棺椁将被送往万国公墓。按照当时的风俗,人们去世后,需要抬棺人将棺木抬到墓地。当时抬棺人普遍指自己的子女和好友,但是在鲁迅先生这里,为他抬棺的却是16位文化界的翘楚。

这16个人分别是: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张天翼、吴朗西、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曹白、萧军。

可以说,半个文化圈的文人大家都来了。从万国宾馆到公墓,有近几十里地,这些人轮流抬棺,将先生平稳地送到了最后的归宿地。路上,上海民众自发打着旗子和标语,以示对先生的悼念。

当先生的棺椁停在墓地上时,人们先主动挖了墓坑,又自发唱起《安息歌》。仪式结束后,在众人的敬意中,先生的棺椁最终被掩盖在厚厚的泥土之下。这个曾对着敌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士,对着自己人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先生,从此就真的与世长辞了!

先生的身上的硬气和才气,是当时民国中最闪耀的一颗星;即便是现在再读先生的文字时,依旧令人震耳发聩。先生一针见血的文字和思想,带着时代的传承性,被后世所熟悉;先生的为人,永远被后世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