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之下,衣冠涂地,北魏历史的转折点,为什么却引起人神共愤?

2020-08-03 22:10:30 作者: 河阴之下,衣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十分动荡的时期,期间朝廷之中时不时就会发生一些重要的政变事变,例如河阴之变。河阴之变发生于建义元年,是一场由北魏权臣尔朱荣发起的政治事变。在北魏孝明帝元诩刚刚即位后不久,其生母胡太后临朝称制,胡太后十分重用自己的妹夫元叉。由此当时权倾朝野的于忠就此失势,后于忠就成为了灵寿县公。等到元叉的权势日盛之后,野心也日益增长,在正光元年元叉发动了宣光之变。

北魏时期的地图

元叉联合了宦官大臣刘腾,诬陷忠臣元怿密谋反叛,使得元怿先是被囚禁最后在三十四岁的时候被诛杀,后元叉又软禁了胡太后和孝明帝元诩。在元叉和胡太后擅权乱政之后,在北方就爆发了六镇起义,国家也因此渐渐走上了下坡路。而孝明帝和胡太后这对母子之间,也经常因为权力而对彼此产生猜疑。在《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之中有着这样的记载:“方悬赏募贼,又于禁中杀领左右、鸿胪少卿谷会、绍达,并帝所亲也。母子之间,嫌隙屡起。郑俨虑祸,乃与太后计,因潘充华生女,太后诈以为男,便大赦改年。”

在元姑娘即位后不久,胡太后便“见人心已安,始言潘嫔本实生女,今宜更择嗣君。遂立临洮王子钊为主,年始三岁,天下愕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尔朱荣就开始策划这一场著名的河阴之变。

胡太后的画像

在开始这一场政治事变之前,尔朱荣就为自己找了一个绝佳的理由,即“匡扶帝室”,尔朱荣接着为孝明帝元诩复仇的理由率军南下,决定先进军洛阳。后尔朱荣秘密派遣了自己的堂侄子尔朱天光,并且还和元子攸达成了协议,许诺其事后愿意扶持元子攸登基称帝。在公元528年,尔朱荣成功进军河阳,随后就扶持元子攸登基称帝,史称北魏孝庄帝。随后尔朱荣就率领军队直逼洛阳,最后成功打败了胡太后,胡太后这位为权力忙活大半辈子的女子就被尔朱荣投入了黄河之中,与她一起被投入黄河的还有三岁的元钊。

尔朱荣的人物形象

这可是弑君,是乱臣贼子,尔朱荣既然选择做出了此等行为,想要过上安稳的日子只能选择彻底的控制北魏的朝廷。于是尔朱荣采纳了手下费穆的意见,盘算着怎样杀尽北魏的文武百官。在同年的四月三十日,尔朱荣就以祭天为名邀请文武百官到陶渚,并且还表示不能够请假。等到文武百官全部汇集了之后,尔朱荣就下令已经准备好的两千铁骑,由此一场规模盛大的屠杀就开始了。在这一场屠杀之中,不论官职大小,是奸臣还是良臣,就连孝庄帝元子攸的兄弟全都无一幸免于难,一时间黄河河水都被鲜血染红。这一场屠杀杀尽了鲜卑贵族和北魏政权之中的豪门贵族,尔朱荣也随之彻底掌握了北魏的实权,但尔朱荣也因为这一场屠杀而落得世人唾弃的后果。

北魏时期的战争场景

当时的洛阳在经过这一场政变之后,再也不是原来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百姓和官吏都在这一场政变之后纷纷因为恐慌和骚乱,选择逃离洛阳这个“人间地狱”,由此洛阳城内也从此再也不似当年的繁华。北魏其他地方的官员在听闻了河阴之变之后,很多北魏宗室比如郢州刺史元显等人都纷纷选择投靠南梁,这一事件也使得北魏对外的防御能力临近崩溃的边缘。

北魏时期的画像

对于河阴之变,在《北史》之中有着这样的评价:“河阴之下,衣冠涂地,其所以得罪人神者焉。”

河阴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一次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对北魏集团带来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只不过这种影响恶劣的,是负面的。对于河阴之变带来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国家来说,尔朱荣对北魏中的皇室成员和文武百官朱砂殆尽,使得北魏的鲜卑族彻底消失。并且死于河阴之变的朝臣人数之多,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着有两千多人,这两千多人的死亡对于当时的国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和阴影,此外也对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北魏时期的壁画

第二,对于洛阳来说,本来洛阳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城市。但是在河阴之变发生后,洛阳再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繁华和强盛,洛阳城内很多百姓和商贾要么就是不幸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要么就选择了逃离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有着这样的记载的:“京邑士子,十无一存,率皆逃窜,无敢出者,直卫空虚,官守废旷”、“富者弃宅,贫者襁负,率皆逃窜,十不存一二。”

鲜卑族

很多人都认为尔朱荣的这一次大规模的屠杀是对南北朝时期的一次士族大清洗,尔朱荣在河阴之变中除去了很多朝廷之中的门阀士族这种毒瘤,成功使得北魏没有朝更恶劣的方向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尔朱荣的这一次种族屠杀不仅仅是为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出了一口恶气,更是制止了北魏更进一步陷入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去。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我们都应该客观和正确的看待,因为历史也并没有绝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