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曾盛赞齐国:「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
从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到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齐国「冠带衣履天下」,到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终春秋战国之世,齐国一直是各方角逐中的重要力量,工商、文教发达,国富民殷,与「西帝」秦国并称「东帝」。
那么,这个能与秦国一较高下的齐国,为何无缘统一大业呢?
战国初期形势
齐国的地缘劣势
春秋战国乱世中,能够幸存下来并撼动风云的诸侯,大都兴起于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出身南蛮的楚国曾问鼎中原,与楚争雄的晋国和狄人为邻,秦国原本是作为西戎的屏障,而封建齐国的用意也在于镇守东夷。
山东半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东负海水,而无后顾之忧,西抱中原,便于逐鹿其间。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分封在今天山东北部,方圆不过百里,四周被东夷部落包围。
其后经过数代经营,至齐桓公任用管仲实施改革,实力大增,「并国三十」,齐国疆域拓展至「方五百里」,北抵黄河,西临济水,南界泰山,东望海水。在之后的诸侯征伐中,虽然疆域盈缩变迁,其领土范围始终以山东半岛为主体。
春秋时的大国齐、秦、晋、楚等国在西周时疆域狭小,仅有几十里到百余里的地盘。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封国有一百多个,处于大国之间的小国既作为缓冲,也一步步被蚕食鲸吞。
山东半岛地理空间有限,地形破碎,小国林立,齐国整合该地缘板块的阻力相对较小,在春秋初期秦国与西戎周旋、晋国内乱频生之际,齐国能够率先安内而攘外。
齐桓公雕像
在齐桓公的励精图治下,国富兵强,北拒戎人,南御强楚,成为春秋首霸。但此时齐国生存空间的拓展已经接近极限,在后世的博弈中,齐国虽然长期是左右时局的重要力量,但其领土核心一直未能突破山东半岛。
战国七雄中,仅有齐国未置郡,一方面齐国的五都制大致替代了郡的职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齐国开拓的疆土不广。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齐国的扩张呢?
先看齐国东部。齐国以东是茫茫大海,不像秦国、晋国那样需要提防来自后方大陆的外族侵扰,但也正是因此,齐国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限制,以其偏居一隅的体量,虽能称雄一方,却难以号令天下。
晋国及其周边
齐国西进步伐被遏阻时,只能原地踏步,即使经过韬光养晦之后能蓄积强大的爆发力,但也因为后劲不足而很快偃旗息鼓。
反观秦国,在殽之战中被晋国打败后,东进无路,却能转而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可以说秦国正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兵锋受挫,仍然有转变战略的余地。后来秦国在三川与山东诸国反复拉锯,也是通过南取巴蜀取得战略优势。
再看齐国西部。齐国南以泰沂山脉为界,东部半岛三面环海,西北方向有黄河、济水天堑,在战国纵横家看来是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国」。齐国立国八百余年,除了齐胡公短暂迁都薄姑以外,临淄一直作为齐国的首都,这似乎也印证了以上说法。
先秦水系
临淄位于西北平原与东南山地丘陵的结合处,处于国土中央,交通便利,进可控扼西北平原,退可保守山陵之间,如果转移至险要的山地中,相当于将西北平原拱手让人;迁都西境前线又不利于国家安全。
建都临淄是各种因素权衡下最不坏的选择。实际上临淄以西的平原地势平坦,门户洞开,几乎无险可守。前555年,晋军兵临临淄城下,「焚郭中而去」;前284年,乐毅率领五国联军势如破竹般攻下包括临淄在内的七十余城。
晋国在鞌之战中打败齐国,提出的和谈条件之一就是将齐国耕地的田垄全部改成东西走向,以便晋国战车长驱直入,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这也足以说明齐国西境的防御条件并不优越。
齐国都临淄复原图
秦国咸阳城没有外郭,而临淄的城墙宽数十米,高十几丈,在列国都城中最为雄伟,秦国的防御战略是御敌于国门之外,而齐国做的是御敌于城门之下的准备。
姑且不论齐国西境因靠近四战之地而使战略空间受到挤压,即使齐国能顺利向西挺进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其战线也将不断拉长,防御压力将大大增加。
总体看来,齐国的国土呈由西至东逐渐收窄的喇叭状,西部防线过长而东部缺乏纵深,一旦西部防守崩溃,齐国全境随之土崩瓦解。而且西北方向一直是齐国的软肋所在,前706年,北戎侵扰齐国,齐国难以招架,只能向郑庄公求援,其后乐毅伐齐以及秦国灭齐都是从齐国西北边境进行突破。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居高就下易而仰攻难,况且东部平原的开发条件更优越,诸侯的攻略方向与经营中心集中于中原一带。尤其当一些国家慑于秦国兵威而将国都东迁时,齐国的战略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楚国在秦国吞并巴蜀进而对楚国形成直接威胁以前,一直对秦国消极防御而与齐国在淮泗争锋。
战国步兵
反之,如果齐国积极参与合纵,因为齐、秦悬隔,齐国也很难从中获益。前298年,齐、魏、韩合纵攻秦,历时三年攻破函谷关,秦国被迫献地求和,归还了韩、魏故地,而齐国却没有收获。而且三晋坐大也不符合齐国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