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死在儿子手里?原因不难理解!

2020-08-04 08:52:35 作者: 安禄山和史思

唐玄宗统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 等宠臣,生活腐败,自恃强盛,锐意开发边疆,边镇节度使增至10个,拥兵49万,致使外重内轻,为边将割据创造了条件。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史思明与安禄山一道,诈称奉密旨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15万南下反唐,很快席卷河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第二年叛军攻下洛阳,安禄山在洛阳称大帝,令史思明经略河北,封他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拥有兵马八万余众。安禄山造反后,史思明一军为先锋,开始所向皆捷,攻陷饶阳诸郡。一直到天宝十五年初,他才在常山被李光弼、郭子仪合军击败,逃至博陵。

历史上有许多权臣,他们都有称帝的野心,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付诸于行动,因为造反的事情一旦出了差错,不仅自己要倒霉,全家人都要跟着一起倒霉,就比如说安禄山和史思明,他们虽然造反成功,并且把唐玄宗赶出了长安城,但是这两个人也没有落得很好的结局,他们最终都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为什么他们的儿子要杀了自己的父亲呢?追根究底就是因为利益,当初安禄山负责发动安史之乱归根究底就是为了夺得皇权,但是皇权又岂是那么好争夺的,而且因为他们没有看清形势,错估了唐朝的实力,以至于在马嵬坡之变后节节败退。

而当时安禄山肯定做了某种事情触及到了安庆绪的利益,所以他才会对自己的父亲痛下杀手,而安庆绪最终被史思明所杀,还不是因为有样学样,所以史思明最后也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不过大家有没有觉得奇怪,曹操和司马懿同样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他们虽然没有登上九五之尊之位,但是实际上权力并不低于天子,而且他们的后代大多数都活了下来,还经历了许多的朝代,按理说安禄山、史思明、曹操以及司马懿都是同样一种类型的人,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大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

不得不说曹操和司马懿的眼光都非常长远,他们知道如果真的登上帝位,那就成了一个活靶子,所以才选择后面的那种方式。而安禄山和史思明光明正大的造反,但是却师出无名,最终沦为了叛军,既得不到民心,而且内部也不稳定。

那么早晚都是一个死,与其跟着自己的父亲等死,还不如自己成为首领搏一下,毕竟父亲已经在前面做了榜样,那么身为儿子学习也是很正常的。其实从他们的做法就可以看出,与曹操和司马懿相比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智商明显不够用,不然也不会落得那样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