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不少文臣武将,为何阻止不了江山的衰败,反被司马懿抢走?

2020-08-04 20:01:11 作者: 曹操有不少文

曹魏集团从早期的寄人篱下,到后来的坐拥九州独霸北方,积累了不少的文臣武将。而且这些跟随曹操一路拼杀过来的部下,大部分都忠心于曹操。只要有曹操在一天,曹魏政权固若金汤,永远不可能落入外姓之手。

但是到了曹丕这一代,为曹魏的衰败埋下了很多的隐患

第一、重用司马懿

我们都知道,曹魏集团中,曹昂才是嫡长子。其早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是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可惜他在宛城战死了。曹昂之后,曹操又把候选人的目标锁定在了曹冲的身上。直到曹冲幼年丧命,曹丕才有了争夺世子的机会。因此!曹丕能够登上世子之位,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除了运气以外,还与其党羽的支持莫不可分。当时跟曹丕争夺世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兄弟曹植,虽然曹丕贵为正室卞夫人所生嫡长子,但曹植才气逼人,思路敏捷,下笔成章,更受曹操喜爱。加之曹植有弘农杨门的支持,一度在世子之争中占据了上风。幸好曹丕的党羽中有司马懿、贾诩两位老谋深算的谋主,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助曹丕拿下了世子之位。

因此!曹丕登基称帝后,把一贯被曹操视为有“鹰视狼顾”之相的司马懿当作心腹,并且不断提拔、重用,为后来的司马乱国铺好了基石。

第二、九品中正制

曹操不敢登基称帝,是因为不能满足士族的利益。曹丕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登上帝位,不得不从制度上去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于是让陈群制定了“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打破了“唯才是举”选才标准,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起因。

九品中正制主要考核两个标准:第一、家世背景;第二、个人行状。当时表面上有两个考核标准,实际上家世背景占主要的考核内容,大家只是心照不宣。这么一来,就造成了“世家豪族”崛起的社会现象,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背景参与政权,甚至垄断国家的重要官职。当然!士族势力的崛起,即代表着皇权的削弱。使得门阀的势力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

在这次选官制度改革中,收益最大的就是司马家族,司马家族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崛起的。不光司马懿身居要职,司马懿家八兄弟也都因为世家背景的关系各任要职,当时号称“司马八达”!司马八达的后代也多有参与政权。导致司马家族在短时间内,成了曹魏势力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世家豪门。

以司马家当时的影响力,曹魏集团的外姓将领,压根不足与其为敌。谋臣团队自颍川荀氏没落后,也大多都依附于了司马家族。

唯一能与司马懿抗衡的,就是以曹真一支为主的曹氏宗亲力量。不过曹氏宗亲中,大部分也都没落了,有爵无权。比较有实力的只有曹真、夏侯尚两支。这两支势力都努力去阻止过司马家族的乱政,但曹爽、夏侯玄二人,并非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手,最终双双落得夷灭三族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