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末最悲壮的将领,文武双全,一人身死,天下震动!

2020-08-06 08:55:31 作者: 他是明末最悲

明朝末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国家是无可救药了,但崇祯皇帝还是在努力,在很多人都在为自己在找退路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在为如何拯救这个国家,或出谋划策,或戮力血战,都在尽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如果说大明是必然灭亡,清人必定会一统全国是历史潮流的话,那么这些有担当的血性男儿就真的是飞蛾扑火吗?从心底我是接受不了的,至少我认为大明存活的几率多多,我也不认为清人统一全国就是历史潮流之必然。

这一时期为拯救大明的国之栋梁也可列长长地一串,文人就不说了,这时候都在搞党争,说他们是栋梁是对这个词的污蔑,武将就不同了,他们即使在因朝内文官党争的肘掣之下,同李闯,同张逆,同满金死拼,但无一例外地没个好结局,熊廷弼、孙传庭,袁崇焕,孙承宗等都是如此,当然也包括后来降清的洪承畴,而这其中最为悲壮的就要数卢象升了。

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江苏宜兴人,进士出身,少有大志,读书勤奋。当时明王朝朝政已腐败不堪,民怨沸腾,清兵正伺机入侵。他在读经书的同时,学习兵书,习练武术。入仕后,初任户部主事。其后升任员外郎,知大名府。

卢象升为人正直,入仕时正值阉宦魏忠贤正把持朝政,大肆迫害东林党人,朝中许多官吏都依附于阉党,卢象升蔑然视之。他在大名府任职期间,克己勤勉,政绩甚佳。他平抑了多起冤狱,严惩了恶霸、贪官,使治下的吏治为之一新。

农民军事起,他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他击溃张献忠,击败高迎祥、李自成。担任兵部尚书后,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反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尚书职务,以侍郎视事。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部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

这卢象升是进士出身,正宗文人,他出生江南,按地域说,可算是处东林党范围的中心地带,后期如果他以文士立庙堂,无风无雨,即使不依附东林党,正色处事,想来也轻松自在。

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弃文就武,在右副都御史任上,接替了湖广巡抚一职。后来又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同洪承畴一起惩办西北部的贼寇,升为兵部侍郎后,又增加管理山西、陕西军务,可以说这时的他同洪承畴一样,是皇帝倚重的重中之重,皇帝还赐给他尚方宝剑,让他便宜行事。

那时的湖广乃农民义军的主战场,卢象升在这里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各路农民军血战,他同士兵同甘苦共患难,一起冲锋陷阵。他善于驭下,士兵愿意替他效死力,明史载:“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卢象升常常慷慨激昂,热泪横流地激励大家忠义报国。因此他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戴,每次打仗都能立下战功。

观卢象升在明庭的作为,就是一个字,“战”,勇往直前,不顾生死地血战,前期是同农民军战,后期是同满蛮子战。“己巳之变”。卢象升招募了一万兵马,进京协助防卫。后整顿后备,组建“天雄军”同流寇在山西、河南,京畿死磕。他身先士卒,,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战马死掉就步行作战。仆夫死于马下,他提刀更加勇武地作战。据彭孙贻的《流寇志》记载,农民军都惧怕卢象升,称为他“卢阎王”,遇即避之。

崇祯这个皇帝当得也着实悲催,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忙个不停,虽然心有振兴之志,无奈时不遂愿。农民军未平,边关战事又起,可以说是焦头烂额了一生。

其实谁心中都明白,两线作战是兵家之大忌。怎么也得先按平一边,农民军肯定是没办法平的,首先在朝廷的观念中,这是家奴,是不可与言的,加上那张献忠几抚几叛,毫无诚信的作为,也让朝廷坚定了必须剿灭之信心。

其实那李自成也曾想招安,即使在打到北京城下时还向崇祯提招安的条件。据史籍记载,李自成“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

凭良心说,李闯的这条件并不过分,中原早已糜烂,西北乃李闯们起家之地,早已不属明廷控制,先答应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以后实力强大了再去剿灭他也不迟。集中力量先对付关外的满人当是上策。可是,崇祯一口拒绝了李自成的请求。

之所以花这多的笔墨说这招安议和之事,是同崇祯和卢象升有密切之关系。同农民军议和对崇祯来说,那是万万不能的,哪怕李自成说“愿为朝廷内遏群贼”也不行。自古都有“宁赠外邦不予家奴”嘛。但同满人议和还是可以滴。

同满人议和之事由来已久,最早可以上溯到李成梁时期,而崇祯后期内心也是想议和的,其中最接近成功当属陈新甲所办理的这一次,但是,在最后关头因泄密招致东林党把持的朝议,责言汹汹,陈新甲身首异处,当了替死鬼。

卢象升是坚定的主战派,他反对一切议和,不管同哪个议和他都反对,这个时候,朝廷以杨嗣昌和高起潜为首,是主张同满人议和的,这其实也是崇祯内心之想。但当崇祯将向卢象升询问方略时。他回答说:“我主张开战。”崇祯脸色都变了,好久才说:“招抚只是朝臣们的意见,希望你出去和杨嗣昌、高起潜再商量商量!”

朝议中,卢象升慷慨陈词,他认为“敌骑纵横,长驱直人,大明江山,朝不保夕”,若不“一战以挽危局”,将“重蹈南宋覆辙”。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