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入关后,为何守不住函谷关?

2020-08-06 08:55:48 作者: 刘邦入关后,

比起理论,实践往往由于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最终偏离了理论,这也是为何有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出现。

先登敢死队长樊哙

就算知道了如何防守的方法,就凭眼下汉军的将领,也很难顺利执行。

此时刘邦手中有哪些将领呢?灌婴、韩信,之后和刘邦合作的英布、彭越此时还在各忙各的,没有出场,眼下主要的将领就是郦商、樊哙和夏侯婴了,甚至有时候刘邦都得亲自上场,这些人的军事能力比起项羽极其有限。

首先,这些人的最大能力就是欺负县城,攻打大城市费劲,比如丰邑,刘邦以多打少,多次在这里吃了大亏,最后还是是项梁帮着打下来的:闻项梁在薛,从骑百馀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昌邑在彭越的帮助下都无法攻克,要知道彭越后期领项羽都头疼不已: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

郦食其影视形象

陈留是守门人郦食其里应外合打下来的,千万不要以为郦氏兄弟很生猛,他们在打开封时候原形毕露: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因此这些人其实很缺乏军事自信,在勇力上先输一阵。

其次,汉军将领出身低微,对于兵法的应用很不了解,反观项羽的军事能力无论在当时和后世得到了巨大肯定,并且绝非是运气所致。项羽是将门之后,从小便受到过系统培训,之后在无数的实战中积累了大量作战经验,这是汉军将领难以通过之前的经历弥补的。

最后,上文说到汉军有十万人,然而刘邦本部军力就是三万人,在入关后收编了秦军的七万余人,这才达到十万之数。这些人心里是不忠于刘邦的,只不过眼下秦王子婴投降,他们作为亡国之军必须找到新的靠山。由于刘邦之前在关中约法三章,虽然开空头支票的嫌疑巨大,但是项羽在此前杀降二十万,秦军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最终只能投入刘邦麾下。这七万人的作战能力因此存疑。

因此,虽然过去的历史留给了汉军如何利用函谷天险的经验,但是凭借着目前军中将领的能力,以及数量有限的本部兵力,函谷关注定难以在汉军手上发挥真正的威力。

人力的因素才是取胜关键结语

项羽到达函谷关下,此时天下形势已然明了,秦朝再也无力对西楚军造成威胁,关上的汉军旗帜向项羽宣告楚汉争霸的时代即将到来。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如此看来函谷关下必有一场恶战。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项羽攻打函谷关的过程极其轻松,仿佛进自己家院子的大门一般。这件事在《史记》中只留下了九个字:"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即使太史公行文简练,也不至于将牵涉到五十万人马、几乎所有当时名将的战斗如此高度概括吧,可是这种情况却真实出现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只有两个,一是在太史公心中,项羽攻破函谷关是必然事件,二是因为此战的过程比较轻松,汉军的抵抗几乎可以忽略。如此看来,之前刘邦的信心,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台罢了。

刘邦错误地认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天时,在地利,自己在关中收获了民心,又得到了秦朝建设数百年的雄关,容易自大的性格再一次暴露无遗,然而他却忽略了汉军和西楚军的实力差距,也没有想明白为何西楚军会连战连捷,甚至是认为自己一路顺利进军是因为自己能力强大。

函谷古道地势未曾改变,然而人力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没有想明白这点的刘邦,险些为自己的错误决定付出巨大的代价。

参考文献:

【1】《函谷关》清代: 顾瑗

【2】《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

【3】《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4】《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一》

【5】《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