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花钱”蕴含什么样的文化元素,背后又反映了多少传统民俗?

2020-08-24 14:22:43 作者: 古代“花钱”

三、花钱中的精品

花钱虽不是货币,但可以算是一种“文物”。纵观历代花钱,各种书体具备,图案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宗教、神话、风俗、民情、文化、娱乐、书法、美术、工艺等各个方面,其中不乏精品。

以花钱中的“宫钱”为例。它是专供皇宫内节日、装饰、挂灯、祝寿、祭祀等用途而特制的官炉铸品,其中有不少为金质。如北宋“乾道元宝”金质宫钱、南宋“福宁万寿”金钱,以及光绪二十年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铸的万寿钱,都属这一类。

这些金质宫钱,正面多有龙凤花纹,背面多是吉语颂辞,如“家国永安”、“皇帝万岁”、“人寿年丰”、“国泰民安”等等颂语。它们比常用制钱要大,是铸币局特制的花钱,制作精美,不作流通使用。

那些古人佩带身上作装饰用的佩钱起源于汉代,原为钱形带扣,后在其上增添各种图案或吉语,如“日入千金、长毋相忘”,“予天毋极、宜子保孙”,或吉祥语与钱名相结合。早期的铜扣及佩钱穿孔常呈菱形,使系带后仍可保持文字的上下位置。佩钱中还有一种雅玩钱,铸有“文星高照”、“状元及第”等吉语及魁星等图形的,称为“魁星钱”;铸有诗文的,称“诗钱”;铸有酒仙的,称“酒钱”。还有的两面分别为“一色香花红十里”、“状元归来马如飞”的诗文及图案,画面布局匀称,人物形象生动,制作精美。

还有一种花钱雕刻着人们羞于启齿的房事情景,被称为“秘戏钱”。因秘戏钱为古人祈求多子多孙的压胜品,涉及房爭,也叫“合欢钱”,俗称“巻钱”“春官钱”或“避火钱”。这种花钱可说是中国古代父母对子女进行性教育、性启蒙的实物敦材,一般在子女成婚的大喜之日撒在新床上。秘戏钱上一般铸有男女交欢图案,直径大小不一,铸工精粗不同。早期所铸多为两面均有此图案,后期则一面有文字,如“风花雪月”“花月宜人”“明皇御影”等,一面为性爱图案。其寓意源于先民祈求生育繁衍、壮大血脉的愿望。

四、花钱中的吉祥寓意

吉祥图案在中国被人们寄托了良好的祝愿,可以渲染喜庆气氛,美化家居,赠人以礼,祈福致祥。

“花钱”上的吉祥图案,表现手法上多种多样,有的把抽象意念具体化,有的把具体事物抽象化,无不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常以事物的习性、生活特征及形态,取其与人类生活有相似的联系来表现一定含义。如牡丹表示富贵,莲花表示纯洁、月季表示长春等等。

有些花钱,也借汉字的同音字特征来表示特定的含义。如蝙蝠的“蝠”与“福”相通,喜鹊与“喜”相通,绶带的“绶”与“寿”相通。又或者借物的特性、形态来表达美好的祝愿 :如葫芦的藤蔓很长,寓意子孙延绵不断 ;石榴子多寓多子 ;龟鹤寓长寿 ;鸳鸯寓爱情等等。

吉祥图案还可以以各种物像的组合来表达图案的寓意。如以龙凤组合的图案为“龙凤呈祥”;以蝙蝠、绶带鸟、如意组成的图案称为“福寿如意”;以双鱼组合的图案为“年年有余”。这些形象的图案都代表着吉庆、吉祥和欢乐,寄托着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古人还喜欢将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雕刻于花钱之上,以表达人们的美好希望和做人精神境界。如有些花钱上会雕刻“如月之恒,以介眉寿”这样的诗句,这句诗出自《诗经-小雅》中的“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比喻像太阳、月亮一样每日每夜都升起,特别适合老年人随身佩戴,有祝寿之意。

民间铸造的花钱,往往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比如西南很多地区喜欢在端午这天配带“五毒花钱”,就是一种特殊的民俗。民间把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种动物称为“五毒”,而五月是初夏季节,正是五毒出没之时,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之说,在这时配戴“五毒花钱”,无疑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注意身体。

五、花钱的价值

花钱内容丰富,是历朝历代民俗民风的缩影,同时它又有着吉祥的内涵,代表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花钱和古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但形制相似,在来源、工艺等方面的紧密相通,而且多数的花钱都是钱局铸造的。花钱中的字文图案千姿百态,各具姿容,称它为古代“铜版画”并不过分。正因为花钱有这么多的亮点,所以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民俗文物中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版块。

收集、研究铸造精良、文图优美、造型别致、内涵丰富的花钱,可以直观地了解古代民俗文化,特别是对了解地域性的民俗民风有着十分宝贵的价值。我国现代新铸的种种纪念币、纪念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对古代花钱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欣赏古代花钱,既要品其“形”、“色”,又要品其“义”和“法”,更要学会品其“味”,领会花钱的韵味意境,探求其背后内涵。因为现在收藏品市场被大量的赝品花钱充斥,这就需要花钱收藏者和爱好者多读书,提高知识储备,切不可按图索骥,要反复观察,仔细揣摩真品的特征,尤其是花钱特有的韵味意境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从真假混杂的花钱中辨识真品,做到少上当、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