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谷疑云:诸葛亮终极火攻,为何没有绝杀司马懿?或藏一个秘密

2020-08-24 16:25:30 作者: 上方谷疑云:

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

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大军出祁山,有点孤注一掷,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虽出师不利,仍然坚持打下去。期间,诸葛亮依靠出色的外交能力,说服盟友东吴出兵呼应,以减轻西线蜀军的压力。无奈东吴很快兵败,诸葛亮不得不独立抗衡魏军。

魏军统帅司马懿深知蜀军弱点,坚守不出。诸葛亮求战不得,却另辟蹊径,一方面让蜀兵与魏民在渭河流域相杂种田,给司马懿一个要与魏军打持久战信号。在魏军看来,蜀兵好像笃定魏军龟缩不出,就四散结营,到处屯田,分明是要在这里扎根,如果真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那还得了?这让魏军不得不考虑找机会打击一下;另一方面,诸葛亮物色了一个绝佳的伏击地点上方谷,要引诱魏军,打一个歼灭战。

诸葛亮如何操作的呢?他命令高翔领兵用木牛流马运粮,往来于上方谷。魏军出击,蜀兵屡次大败,木牛流马被抢,从被捉的蜀兵嘴里,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不在祁山,而在上方谷安营,运粮屯积。于是,司马懿制定了佯攻祁山蜀营,自己率军杀奔上方谷,一举摧毁蜀军粮草的计划。不料正好中了诸葛亮的妙计,司马懿父子及魏军被魏延引入上方谷后,“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不料此时,发生了戏剧性一幕,“忽见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不用说,司马懿趁此机会杀出谷去,死里逃生。诸葛亮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慨,这句话时不时地被后人引用。

这个故事经常被一些地理老师用来讲课,他们这样分析:上方谷入口窄,腹地阔,两边高,中部低,这种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一旦谷内起火,气温开始升高,贴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受热膨胀上升,上层及周围冷空气则收缩下沉,形成强烈的对流。当谷底大量热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云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烟尘随空气上升到天空后,又为水汽凝结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加速了水汽的凝聚。这些云雾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大雨倾盆的局面,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马懿才得以脱险。因此,这场雨并不是天意,而是诸葛亮自己造成的,正是因为大火,产生了强烈的对流运动,柴草燃烧又提供了水汽凝结所需要的凝结核,反而产生了大雨,救了司马懿。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降水的条件和主要降水类型。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称为降水。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霰等,其中降雨是最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发生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充足的水汽供应,二是大量的凝结核,三是强烈的上升运动。一般来说,陆地上并不缺乏凝结核,所以充足的水汽和上升运动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只有水汽上升运动,温度才会下降,水汽也才能凝结。根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降水可以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雨面、台风雨等。

我们来重点分析一下对流雨。

如果下垫面高温潮湿,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的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下降,形成对流云而降水,比如积雨云和浓积云,条件达到时即可降水。对流雨的形成可以用下图表示:

对流雨的特点是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还常伴有暴风,雷暴(闪电和雷声),故又称热雷雨。对流雨的水平尺度通常不大,一般在0.1-50千米内,历时往往也就几十分钟。对流雨最常发生的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区和夏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常见,特别是夏季酷热的午后,因为大气不稳定的条件下容易产生。

上方谷(一般写作尚方谷,也作葫芦谷或葫芦峪)位于陕西省眉县,此时是夏季,盛行夏季风,水汽供应倒是不成问题。酷热午后,发生对流雨是有可能的。这大概是一些地理老师喜欢引用这个例子的原因。

但是,如果历史上的战争确如《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司马懿父子率领的大军已经被引到了上方谷,并且大火已经烧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大火烧死个人用多长时间?我估计15分钟烧不死,半个小时足够。即使魏军不能一动不动地任凭火烧吧,蜀军必会放箭,阻止魏军救火。一场大火烧起来,半个小时就能形成对流雨吗?况且,真实的上方谷地势远不像演义说的那么险要,如下图所示:

上方谷(葫芦谷)的地形其实不十分险要,相对高差并不大。即使真的如演义所说,狭窄又高差大,水汽供应充足,半个小时的火甚至一个小时的火,就能引起对流雨吗?要知道,印度尼西亚地处赤道,又是群岛国家,气温高,水汽供应何等充足,即便如此,这里从早晨就开始酝酿,形成对流雨也需要等到午后两、三点钟。如果魏军真的被困上方谷,我估计等对流雨引来了,司马懿父子及魏军没被烧成灰,皮肉烧熟肯定不成问题,最好的结果也会是大面积烧伤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