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称霸的基础也是蛮夷性

2020-08-24 23:37:10 作者: 晋国称霸的基

晋国宝藏獏尊,西周,山西博物馆

晋国的情形和齐国类似,只是“蛮夷性”有过之而不及。

晋国的开国之君是唐叔虞,他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之弟。

晋国的北部和西北部是山谷高原,为戎狄所居。晋国南部则是中原文化诞生地,史书记载,夏以前的尧舜禹活动中心都在晋南一带。

所以晋国乃中原农业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错综居住之地,民族关系异常复杂。晋国周围的戎狄主要有严狁、犬戎、 白狄、赤狄、北戎和西戎、狐氏之戎。《左传》昭公十五年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

因此晋国建国初期采取的政策就是“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索”本是绳索,古人用绳索测量土地,故“索”引申为法,“戎索”就是仍用当地戎人的土地法。就是说即采用中原的政治制度,又采用当地戎人的土地法。晋国历史上,华夏民族与戎狄民族之间,有过频繁激烈的征战讨伐,也有过和睦友好的往来,使得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逐步融为一体,戎狄部落学会了农耕和定居,晋人则掌握了畜牧业技术,以及骑马和制作刀具的技术。

大同博物馆

《左传》记载,鲁襄公四年,晋悼公时期魏绛提出“和戎”措施,认为戎人和平相处,可以导致戎狄地区得到农业开发。“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也就是说,戎狄在草地上居住,看重财货而轻视土地,我们就可以买他们的土地。和戎后边疆地区就不再害怕,人民就习惯于在那里的土地上生活,管理田地的官吏就能完成农业生产。到战国时期,更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全面学习戎狄的军事技术和服装文化。

晋国还因此成为法家文化的诞生地。蒙文通说,“法家故西北民族之精神”。三晋之地是法学理论家的摇篮,侯外庐说,“法家主要源于三晋”。

兽面纹簋,西周,山西考古研究所

和齐国相比,晋国的霸权持续时间很长,以至于人们说,“周衰,晋继之”,周朝衰落了,由晋国长时间地来引领天下,就如同大英日不落帝国衰落后,其霸权地位由美国取而代之。

晋国的霸权和齐国霸权不同的另一点,是晋国霸权中权术的成分更多。孔夫子说齐桓公“正而不谲”,就是行仁义,不行诈术,诚心诚意地尊重周天子在的权威。但是晋文公的特点则是“谲而不正”。晋文公的争霸与结盟宗旨,更多地是站在晋国自身的立场上,尊重周天子完全成了一个幌子。黄朴民说,他做事过于张狂,口口声声尊重周天子,其实视天子如玩偶,呼来唤去,肆无忌惮。加上他机心太重,韬略太多,用兵讲求诡诈,谋事注重算计,这显然更具法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