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玺临摹:追求印面气息活泼,要如何打破和找到平衡

2020-08-25 04:05:59 作者: 古玺临摹:追

这是我们古玺临摹作业的第16方(共50方),再看一方燕玺。

燕君是西周初期召公爽的后裔,东周时期,是较为弱小的国家。到了燕昭王时期,招贤纳士,得乐毅为为帅,出兵攻击齐国得胜,从此燕国一跃成为北方强国。燕国北部筑长城与东胡、林胡、楼烦为界,燕国管辖的地域相当广阔,以蓟(现在的北京境内)为中心,范围包括现在的河北北部和辽宁大部、山西和内蒙的部分地区,东部地域涉及朝鲜一部。

(战国七雄地图)

燕国与中原各国不同,它长期偏安于北方,依韩愈《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人们便说燕赵一带多有慷慨悲歌的豪侠之士。这种地域风格,当然也影响玺印风格,因此燕国玺印印风相对粗犷、雄壮、硬朗、奔放。且不说那方“日庚都萃车马”,大部分现存的官印都有这种风格,如:

(燕玺:妐城都枋郯左)

又比如:

(燕玺:廪节)

本文介绍的这方燕玺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特征,如图:

(燕:庚都丞)

这方燕玺现存故宫博物院,2.1厘米见方,印面三个字,“庚”、“都”两个字都是“老相识”了,因为我们在“日庚都萃车马”里见过这两个字,这是典型的燕系文字,其实,这方印的第三个字值得记忆,因为在燕玺里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个字。

(厃厃或丞丞)

如这方经典的燕玺单字重文印,2016年版徐畅先生的《古玺印图典》曾认此字为“厃(通‘尉’,其实是危的本字,象形一个人站在悬崖上,可不就危险吗)”,这与早期在他自己《印风》系列里认为的“丞”有分歧,曹锦炎先生的《古玺通论》也认为是“丞”字,不管确认它最终为何字,总之,这是燕系玺印里最经典的一个字。

(《古玺印图典》里的这方印)

回到这方燕玺,其中的“庚”,一般认为是地名(何琳仪认为是河北唐县,见上图注),但具体在何处,典籍没有记载,但一般认为与“庚水”有关。《水经·鲍丘水注》:“鲍丘水又东,庚水注之,水出右北平徐无县北寨中,而南流历徐无山,得黑牛谷水,又得沙谷水,并西出山东,流注庚水。”显然,庚水就在燕国境内,燕国的庚都,应当就在庚水流域。这方“庚都丞”或“庚都厃”据曹锦炎先生

三个字成“二一”分布,这很正常,因为三个字的章法分布,不是“二一”,就是“一二”,但问题是,如何让印面保持平衡,因为通常情况下,两个字的份量总是要比一个字的份量重一些,稍不留神,印面就失衡了,但我们观察这一方印,给人的感觉明显是均衡而端庄,不显失衡,问题是,它如何做到的呢?

1、疏密引起的“计白当黑”

疏密,是我们无数次讨论过的篆刻章法底层原则。这里就只说这一方印,庚都两字,当然都比“厃”字复杂,但匠人把这个最简单的字安排在单独的一现列。这就使印面左半部产生了大片的“红地”,这种突出的“红地”,与右面两个字的“白字”产生朴素的平衡,这实际上就是平常在书法绘画里经常提到的“计白当黑”。有了这种朴素的平衡,实际上,印面的总体平衡已经有了保证。

(疏密形成的左右均衡)

实际上,左边的红地(蓝色色块显示部分),与右边的白字(黄色显示部分)在份量上基本等值,于是,左右基本平衡。

2、加粗的笔画配重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厃”字下部被匠人明显加重了,这是文字本身的特征,但,这个特征被加粗处理,基本形成“块面”了,那么,这个“块面”处理成多大面积,才能“恰好”与右面文字形成平衡,加粗到什么程度,这才是这方印的难点,过粗与过细都不行,这块“粗大沉重”的笔画处理到什么程度,对我们的创作十分有借鉴作用,要学习吸收,当然,也好办,可以先刻“小”一些,钤出来,看效果,再补刀,看最终效果,从差别中找到窍门,形成经验。如图所示:

(厃字下部的重量)

也就是那块蓝色图块部分,它到底应当粗重到什么程度?这是个“度”的问题,但这正是古玺章法中最重要的部分。

3、文字敧斜和弧形笔画打破平衡

注意,“厃”字的中竖并没有完全垂直,或者说,它垂直了,因为它与左面的边框在竖方向上是平行的,但一定要注意,左边的边框并非完全平行于印边。因此视觉效果方面,如果把右面“庚都”二字看作上小下大的一个字,那么,这个“厃”字的形状正好匹配这个形状,甚至“厃”字就是斜着躺在右边两个字身上的。为此,匠人将这方玺印的右边边框也处理成了倾斜状(即,这方印不是标准的正方形,实际上是倒梯形),以配合“厃”字的倾斜的状态。那么,这个倾斜的程度又是一个“度”,如何控制这个“度”,也很重要,这又是一个重要窍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