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听闻此事,下令吴家商号仍然按往年价格收购棉花,这样一来,几乎所有棉农都愿意将收得的棉花卖给吴家。一番收购之后,连西安最大棉业商号也因缺少原材料而不得不从周莹手中购买。周莹趁此机会抬高一定棉价,让那些低价从棉农手中收购棉花的商户将农民的血汗钱又吐了出来。
自此,周莹向吴家伙计们传授了“以丰补歉”的商业规定。她知道农产品今年丰收了不等于明年还能丰收,陕西本地丰收了不等于全国丰收。聪明的商人应该对市场有着高瞻远瞩,根据农作物三丰一歉双平年的生长规律及时调整经营方略,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户们的利益。
果然,第二年棉花歉收,周莹凭着往年的信誉和对棉农们的帮助轻松地收购到了大量的棉花。加上去年丰收时囤积的库存,吴家商号在当年的棉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由年收三千担的小棉号跃升成为最多时高达十一万担的关中棉花商业大户。
周莹
许多商家痛骂周莹,恨周莹抢了他们的生意,周莹听说后丝毫不以为然。
商品一直有着“贵极反贱、贱极反复贵”的物价规律。周莹就是精通此规律并且凡事给其他人留一条活路,不为了谋取暴利而不顾他人生死,并且稳定物价,于商人也是利大于弊的。
除了顾及农民、顾客们的利益外,她还对自己手下的掌柜们和伙计们有情有义。她创立了“吴家式易堂”的商业体系,即大到掌柜小到伙计都可以从账上参股取得分红。
她还推行了“阳俸和阴俸”制度,也就是和我们现代退休金和养老金相似的一种员工保障制度。在吴家工作多年的老伙计们可以在干不动了之后仍然领取一定的月薪,其去世后一段时间内其家人还可以领取一笔保障金。
这样的做法让吴家商业的伙计们都对东家有感恩之心和责任感,许多伙计一干就是几代人都为吴家效力。而这种类似于股份制的商业方法也在后世改良后大兴于各大公司。
吴家大院爱国向善
周莹最为著名的除了其陕西女首富的称号外,她还是清朝当时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义女。
1900年,外国侵略者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惶带领京中贵族逃往西安避难。当时身在西安的周莹听闻此事立刻向慈禧进献了十万两白银,用以帮助清廷解决燃眉之急。
当时吴家众人觉得不应该捐献十万之多,但是周莹却坚持如此,她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女子,国难来临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受那个时代的局限,她没有打破封建腐朽的思维,慈禧太后是一个奢侈无度的独裁者,清朝当时也只是落日余晖。但是她的爱国之心是不能否认的,她在国家危难时愿意仗义出手的心胸是不能否认的。
慈禧太后有感于二人丈夫都英年早逝的相同命运,也为感谢她捐献银两的义举,下令封其为一品诰命夫人,并且亲手书写的“护国夫人”牌匾相赠。据说慈禧还将周莹收为了义女,她也是当时清朝唯一一个受到如此尊崇的汉人女子。
慈禧太后结语
1908年,年仅四十岁的周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此时距离她丈夫的逝去已经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她孤单的一生终于结束。
周莹的一生是幸运的,她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做到了许多男儿也做不到的事情,她的手下有无数男性掌柜和伙计心甘情愿地听命于她。
年仅二十岁就挑起了吴家商业的重担,在大厦将倾之际力挽狂澜。但是她的遭遇也是不幸的,青春年少之时就失去了丈夫,又被封建礼法束缚,孤单的度过了余下的半生。
她站在高处,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只是不知道她在往后的岁月里可也曾对某个男子动心。或者午夜梦回,忆起了吴聘还在的日子,那时她年华正好,那个温柔宽厚的男子正笑着为她挽起鬓发。
她的一生是值得人们钦佩的一生,虽然她没有能够打破那个时代的思想束缚,但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智慧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秦商重承诺、守信誉的风采,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代女首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