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一个很有血性的朝代,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种严肃而悲壮的王国基调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初现端倪,而到了明成祖朱棣就更加清晰,也正是他将明朝的首都从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搬到北京,直面北方胡人,而朱棣本人也是一个战争狂人,多次御驾亲征,让北元势力分裂瓦解。
熟悉明朝历史的大都知道,朱棣的军事天赋是十分杰出的,而这种天赋的兑现也正是在抢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过程中。朱棣之所以要这样做,还要源于他的父亲朱元璋,明太祖吸取前朝教训,担忧皇室无人被外姓抢走,就实行封王制,而四子朱棣就是燕王,封在了燕地。朱元璋死后,朱允炆觉得郡国势力太大,要削藩。
朱棣有很灵敏的政治嗅觉,他知道失去权力自己就要任人宰割,所以打着"靖难"的口号从封地一路杀向南京。《明史》记载,朱棣以八百壮士起家,连破居庸关、密云、遵化,势如破竹,反观建文帝一方,上奏削藩的都是文臣,而真正有军事才能的将领早已被朱元璋斩杀殆尽,只有耿炳文、李景隆之流,根本不是燕王的对手,再加上建文帝心软,不愿意背上杀亲叔叔的骂名,所以多有克制,朱棣近乎奇迹般的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明史》记载:乙丑,至金川门,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都城遂陷。此时,只是建文四年。战争胜利了,但是朱棣的口号是锄奸,皇帝还活着,他依然不敢称帝。这当然难不倒朱棣,很快建文帝便不知所踪,他自己名正言顺的成了皇帝,名仕方孝孺对他破口大骂,被其诛"十族"。
关于建文帝的下场始终是一个谜团,因为从历史材料分析始终无法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反倒衍生出了很多个版本。这些版本大致可以归为两个种类,死和生。死亡的版本比较简单,在李景隆投降之后,宫中起了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终,后来火焰熄灭,从废墟中找到建文帝的尸体,仍然以太子的名义将建文帝下葬,朱棣之后,建文帝都是被称为太子,没有庙号和文谥,直到清朝才恢复了他的身份。
而生还的版本就比较多了,传闻一:从地道逃走,削发为僧,云游四海。在正史中,这是其中一个说法,一直到正统年间,依然有僧人自称是建文帝或者建文后裔,后来发现是钧州人杨行祥假冒,九十多岁了,死于狱中,相关僧人被流放至辽东戍边。此后,巴蜀川滇之地经常有皇帝僧人的事迹传说。
传闻二:从地道逃走,坐船经南海下西洋,逃到其他国家去了。因为南京往东去离海不远,很多人猜测他可能蒙混过关,和当时的他国商船一起离开了南京,一路下南洋,可能留在东南亚一带,也可能是到了西方去了,因为郑和多次下西洋,所以很多人认为是朱棣害怕建文帝不死再度造反而要找到他,但是这些说法并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
传闻三,从地道逃走后,并未出走,也没有出家为僧,而是隐藏身份,四处躲避。因为近些年,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地区冒出来,说建文帝曾经逃到此地,留下了一些痕迹,从山东到甘肃,行程跨越大半个中国。还有一些地区拿出了一些证据,如湖南湘潭的一支何姓人家就说他们祖上可能就是建文帝本人,改名换姓逃到此地,开枝散叶,还有族谱为证,当地也流传着一些关于龙的传说。当然,这件事的真假和建文帝的生死一样难以确定。
笔者以为,关于这段历史,本就是朱棣有意掩盖,无论建文帝死活都改变不了他成为皇帝的事实,而他的成就也无愧于他发起这场不正义的战争,历数整个明朝,除了朱元璋,再也找不出比永乐大帝更加优秀的帝王了。而建文帝的死活可能只有他自己和朱棣知道,只是朱棣不愿多提,才逐渐被人们讹传,但这些终归都只是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