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发生在西方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前,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最为壮举的远洋活动。这个活动持续二十余年,郑和亲自率领船队七次出示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彰显出了明朝当时傲视全球的航海能力。可是让人比较遗憾的是,明朝并未将这个活动持续下去,而是在郑和去世后停止了远洋航行活动,还颁布禁海令,让明朝错失了征服大海的良机。很多历史爱好者感到遗憾,他们认为如果明朝不禁海,继续沿着郑和的道路走下去。百余年以后,也许就没有西方列强的大航海时代,全球的海权的历史或许会被改写。
于是问题产生了,明朝为什么会产生禁海的做法呢?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明明让郑和进行了第七次下西洋的活动,为何在郑和去世后重新禁海呢?要问答这个问题,要从明朝两次禁海的社会背景说起。明朝最早的禁海是从朱元璋时代开始的。此时禁海的原因与后来大不相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海防安全。
当时明朝刚刚成立,国力并不强大,北方边境还有着北元残余军队的强大威胁,而南方各处的残余农民武装还没有完全肃清。明朝南方向来有航海的传统,其航海水平在当时冠绝全球。元末明初的农民战争中,南边的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船队,在水战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除了在鄱阳湖中大战的朱元璋和陈友谅外,张士诚和方国珍等地方割据势力也有强大的船队。而且他们的地盘更靠近东海,在海上航行和作战的能力更强。当时张士诚一度用船队切断大运河和海上的运输通道,断送了元朝从江南到大都的补给线,扭转了全国的抗元大局。
张士诚和方国珍先后被朱元璋的部队所消灭,但他们的残余部下却在南方近海之处潜伏下来,并和游弋在东海上的倭寇勾结,多次袭扰沿海的各大州府,这让朱元璋感到头痛不已。虽然朱元璋迫使日本掌权的足利幕府称臣,并命令他们清剿袭扰明朝沿海的倭寇,但陷入内战的日本幕府却是阳奉阴违。
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宣布禁海,投入巨资加强海防、组织舰队、训练水军,然后出兵剿灭了盘踞在南方东海之滨的倭寇和农民军的残余武装。为了避免明朝内部残余武装与海上倭寇勾结,朱元璋用禁海的方式切断其联系,并让备倭军严加防范,才确保了海疆的安宁。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对付南下的朱棣大军,调动备倭军北上,于是倭寇再次卷土重来。朱棣即位后,一方面加强对日本的足利幕府施压,另一方面加强海禁和清剿倭寇,明朝的海疆才重新恢复安宁。因此这种禁海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安全,是完全从军事上考虑的结果。
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开始后,禁海便逐渐松动起来,明朝与海上诸国的贸易和外交活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有的禁海命令形同虚设,明朝实际上又回到了开海的状态。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炽停止了郑和下西洋,海禁一度重新恢复。但不久朱高炽去世,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又开始让郑和筹备第七次下西洋,这是明朝最后一次大型远洋航海活动。在这次远航中,郑和在归国路过印度古里时去世,船队在副使王景弘的带领下回到明朝。此后明朝便终止了持续二十余年的远洋航海活动,重新回到禁海的状态。
主流的意见认为,郑和下西洋的活动花费了巨资建造船队,训练士兵,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朝廷从外来朝贡的西洋各国得到的财富很少,而赏赐的财富过多,又加重了明朝的经济困难。朱瞻基是出于朝廷财政上的考虑,才宣布停止航海活动,恢复禁海令。
这种说法基本上是照抄明朝史书,在分析明朝仁宣两代的社会环境后,可以认定这就是给后世的托词而已。实际上明朝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获利颇丰,这种丰厚的利益远超明朝国内贸易。在朱棣执政期间,他常常带领军队御驾亲征,让明朝国库不堪重负,而郑和下西洋的贸易却成了最好的补充。
据明朝史料记载,每次郑和下西洋都会从海外运回巨额的各种特产品。这些特产品现在南京的国库中存放,然后再分批次的运往北京。《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元年的时候郑和的副使王景弘将南京国库的物资运往北京,装了一百余船,光胡椒就有三百万斤之多。这还只是其中一批次的运输量,而当时的运输船遮天蔽日的笼罩了整个大运河,可见其贸易的繁盛程度。而胡椒正是大航海时代最为昂贵的贸易品之一,据说能与黄金白银等量交换。以此来计算,郑和七次下西洋获利是多么丰厚,否则经不起朱棣御驾亲征的挥霍。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在经济拮据和国库空虚之时,朱瞻基才想到了下西洋的招,让郑和和王景弘进行了第七次的远洋航海行动。可是这次下西洋后,朝廷就以船队耗费过大,国力难以支撑为由,禁绝了远洋贸易。那么史书记录和朝廷的圣旨,哪个反应的才是明朝的真实情况呢?
分析明朝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可以发明朝重新禁海的确是经济原因,但与圣旨上说的不同。实际上明朝在对海外贸易中获利颇丰,而这种丰厚的贸易是由世界经济的特殊结构造成的。当时明朝是全球最强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一,所出产的产品活动东西方各国的追捧,对外贸易非常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