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收拾三位封疆大吏,杀一个废一个,第三个背景有点深

2020-08-27 12:25:13 作者: 曾国藩收拾三

张玉良奉命前往杭州救援,可是到途中碰到了王有龄,王有龄没有采取强硬的措施将他拦下,也没有说不让他驰援杭州,而是邀请他巡防军务,并请他喝酒,以这样的软刀子将他的时间耗尽。

等到张玉良到达杭州的时候,为时已晚,杭州城即将面对城破的危险。张玉良这时候再率军挺进,他自己的军队也要搭进去。因此他到达附近之时便按兵不动,最终杭州城破,罗遵殿自杀。

杭州城破,何桂清以总督的身份上奏朝廷,污蔑罗遵殿守城不利,导致罗遵殿连抚恤金都发不下来。曾国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没有手握大权,无法动他们,最终浙江巡抚由王有龄担任。

曾国藩没有轻举妄动,也没有表现出不满,他在等待时机,时机成熟之后再报此仇。果然时机被他等到了,不久之后何桂清弃城逃跑,被罢免总督,这时候清朝已经无人可用,曾国藩就是非常好的人选。因此他到达了总督的位置,攻陷了安庆之后,又提升他兼任浙江总督。这使得曾国藩的权力空前的强大,下一步他就要肃清自己的敌人。

曾国藩的时机来到了他的面前,太平天国命令军队攻打杭州,这一幕似曾相识。曾国藩决定用这一个契机来将王有龄除掉。面对大军压境,王有龄没有办法抵抗,他上书朝廷请兵来救,曾国藩那时候手握重兵,救援一个杭州,可谓是轻而易举,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故作困难,最后推荐左东堂前去救援杭州。

左宗棠在当时号称是当代的诸葛亮,他非常有计谋,与曾国藩齐名。如果他去救援杭州,杭州之围肯定被解。这时候曾国藩却拦住了左宗棠,他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年他们见死不救,这一次他也要让王有龄尝尝绝望之苦。

曾国藩保奏左宗棠当浙江巡抚,因此他对左宗棠说:如果你去救援杭州,那么你的浙江巡抚将要泡汤,等到王有龄城破身死,那么浙江巡抚的官职非你莫属。左宗棠听了曾国藩的话,迟迟不动兵,直到王有龄城破身亡,左宗棠的兵才开始救援。最终曾国藩将浙江巡抚的职位掌握在手中,并且杀了他的仇人王有龄。

干掉仇人之后,下一步曾国藩将要把江苏巡抚拿下。江苏巡抚薛焕原本就劣迹斑斑,根本不配当这个巡抚。恰逢太平天国猛攻上海,这也使得江苏危急。曾国藩已经是总督,在朝廷中说话极有分量。此时他直接上书要求撤换掉薛焕,并且推荐他的好徒弟李鸿章升任江苏巡抚。

为什么曾国藩说的话朝廷会听呢?就是因为其他的军队都无法与太平天国对抗,只有曾国藩可以,因此曾国藩才有这么大的底气。如果不是太平天国实在棘手,曾国藩也不可能在朝中有这么大的话语权。就这样,曾国藩轻而易举地又干掉了一个对手。

剩下的就是最后一个了,已经被罢免的何桂清。何桂清虽然被罢免了总督,没有了职权,但是这个家伙在朝中也有自己的势力,在地方上也还有自己的同党和羽翼,曾国藩想要将他打败确实不容易。但现在的情况却不一样了,曾国藩已经灭掉了他两个得力的助手,何桂清就只是一个光杆司令。

何桂清(右一)

何桂清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因此他苦心积虑地编造自己的谎言。他拉拢同党,游说各个关节的高官。谎称之所以弃城而逃,是为了保全力量。之后他又与朝廷中的亲王们攀上关系,希望到时朝中的这些大官可以为他说话。如果朝廷中有人力保,何桂清虽然不能官复原职,但肯定死不了,那曾国藩准备怎么办呢?

首先,他先联络了当时的租界巡捕房将何桂清抓起来,只要抓住他,他就无法运作,这时候再用其他权谋将他杀掉。曾国藩顺势将何桂清押解进京,果真如曾国藩所料,朝中重臣都开始进言,力保何桂清。

按照这个趋势,何桂清很有可能会被赦免无罪。而曾国藩还有最后一手,那就是将士们的军心。因此他上书说了一句话,边疆大吏应该以誓死守城为目的,而不应当以旁边幕僚的一句话就撤离城池。同样,君主治臣之罪的时候,应当观察他的心,而不是因为旁人两句话就要将他赦免。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赦免何桂清,那么将士们就会心寒,仗就打不胜,杀不杀何桂清你们看着办吧。皇帝当然明白曾国藩的言外之意,因此将何桂清杀死。

曾国藩是晚清的名臣,他所培育出来的湘军在当时如虎狼之师。手握重兵却能够全身而退,这在历史当中都是少见的,所以曾国藩被称为官圣。他能够步步为营,心思缜密,一点一点灭掉自己的对手。身披忠诚的外衣,却有着铁腕的手段,这是成大事者应该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