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民窑康熙青花瓷(器)片,该如何辨别真伪的小技巧文/一恒独步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所谓的盛世阶段。这个阶段出产的民窑青花瓷器,不论从造型和外观的描绘上,与当时的官窑青花瓷器来说也不逊色多少,特别是康熙前期的民窑青花瓷器,完美的做到了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承平的康熙年代丰富了民窑青花瓷器的选材
这在我所收藏的康熙年间民窑所造的一个茶杯,就可清晰地看到这种追求极致的工艺之美。
外观为云龙纹装饰的瓷杯
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个皇帝,他励精图治,不仅平定了“三藩之乱”,和当时的沙俄签订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尼布楚条约”,使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国版图由抽象转为具体。
当然,康熙在位时期,派大将施琅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收复台湾,再次让孤悬海外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大家庭。
正是得益于外无战事,海内承平,整个社会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无疑给青花瓷器的创作,还是烧制水平上,都带来了飞速的提升。
这件青花瓷(器)片的残杯底足
还因为当时条件下,在给青花釉色的来源,不仅仅有产自国内的苏泥麻青,也有来自海外的比如伊朗境内的苏泥麻青,极大地增加了景德镇的匠人,应该说是艺人们在根据不同的器皿和造型,以及绘画展现的内容上,以进口的苏泥麻青,还是国产的苏泥麻青进行上釉处理多了很大的回旋余地,也使得着色后的青花瓷器更加传神,更能做到美轮美奂。
在收藏界有个约定俗成的行话,叫做“成化无大器,康熙民窑赛官窑”之说。意思就是,明朝成化年间即明宪宗朱见深于公元1464年至公元1487年在位期间,景德镇烧制的瓷器主要以小型瓷器为主,可谓是把小型青花瓷器做到了极致之美,后人无论怎样模仿都无法望其项背。
不亚于官窑的福寿图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在香港包括国内各大拍卖市场成化年间的官窑瓷器,无论是青花瓷器,还是粉彩之类都是让我们为之瞠目结舌的价格,可以说成化年间的一个小碗,菜碟之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够在二三线城市买上几栋楼。
匠人到艺人才是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品质保证
当然,清朝的康熙年代,即公元1662年至公元1722年出产的民窑青花瓷器,是无法达到明朝成化青花瓷器的高峰的。
但是,康熙年代,特别是康熙前期由景德镇生产的民窑青花瓷器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瓷器表面的绘画都达到了民窑瓷器的巅峰,可以说自此后,烧制的民窑青花瓷器,再也无法跨越这样的高度,这决不是信口雌黄,而是由一个又一个真实的器物作为佐证的。
漂亮的芭蕉叶
就拿我收藏的这个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片茶(残)杯来说吧,釉面肥润,呈现进口苏泥麻青特有的青白色。当然,既然是民窑,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是逊色于官窑的,突出表现在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和不光滑的现象,底足内似乎还能看到放射状的跳刀痕。
但整个器物的青花胎体洁白坚硬,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胎釉结合还是非常紧密的,茶杯的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底足平切,切削整齐。虽然,她是一件残缺不全的瓷杯,但她颜色非常亮丽,鲜蓝青翠,画面气势磅礴,毫不拖泥带水。
只见,点缀其间的祥云,极富美感,画有象征福气的,带有抽象意味的蝙蝠振翅欲飞,好像要不顾一切的扑出来。动感十足的画面,似乎也昭示着“康乾盛世”的王气和霸气。
三朵美丽的小花
这里还要郑重其事的把鉴别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关键点告诉大家: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特点是鲜(浅)蓝颜色,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特点是鲜(浅)蓝颜色,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特点是鲜(浅)蓝颜色,重要的不同之处,我说了三遍。这是康熙民窑青花瓷器完全区别于明朝民窑青花瓷器,以及后续的雍正、乾隆民窑青花瓷器根本不同之处。有鉴于此,这也是康熙民窑青花瓷器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绝响的康熙民窑青花瓷是中华民族的集体骄傲
虽然,康熙之后的雍正、乾隆民窑青花瓷器,想达到前人这样的境界,只是,就像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始终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无论后人花多少时间,哪怕是自称顶级的烧制瓷器的“艺人”怎么用心烧制,不是色泽趋于淡雅,也是浓淡不一。
无怪乎,很多堪称专家的权威人士说“清三代”之后的民窑青花瓷器,只能作为实用工具,根本不要奢望去超越前人的,康熙民窑青花瓷器已经成为绝响了的极端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