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成为“成都人”

2020-08-31 08:16:32 作者: 怎样才算成为

怎样才算成为“成都人”

文/张丰

发于2020.8.31总第962期《中国新闻周刊》

最近成都媒体上热衷于讨论“像成都人一样生活”的话题。成都人,或者说成都的城市管理者们,似乎总有一种“成都生活是全世界最好的”的迷之自信。我也在一家书屋参加了一个有关“新成都人”的活动。主持人问:“你在怎样的时刻,意识到自己已经真正变成了成都人?”有人说租房搬家,师傅“咣当”一声把沙发放到客厅,让她产生了家的感觉——这真让人羡慕。

和两位正宗成都人一起去吃肥肠鱼,一坐下来,他们就紧张兮兮地低声告诉我:“好像换老板了,等下看看味道有没有变化。”我去年夏天曾经来吃过一次,要说味道,我早就忘了。我甚至都不记得这家店以前的老板是个男的,如今的老板娘看上去也很顺眼啊。

“成都人”总是对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投入很大的研究兴趣。每到此时,我都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当然,在成都这样的都市,什么才是“本地”的,其实本身也是一个问题。火锅是重庆的,熊猫是雅安的,烧烤是乐山的,各种蛙和兔的吃法,可能是自贡的。

尽管已经在这个城市生活了15年,我的户口还是集体户口,一张浅绿色的A4纸。在这个城市,我已拥有自己的住房,搬过两次家,但是却没有真正动过迁户口的想法。这给我一种感觉,我还在“漂着”。成都人学习北京,发明了“蓉漂”这个词。这多少有点牵强,在成都“漂着”,和在北京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我还记得第一次使用“回成都”这个词,是工作后几年回老家过春节,当时我妈一脸惊愕。还有一次,她小心翼翼地问:“家里的饭菜还吃得惯吗?”对这个问题,幸好我及时警觉起来,给了她老人家一个正确答案。

但是,如果你问我,算不算是一个成都人?我仍然难以回答。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会强调自己是河南人,那是我的出生地。但是我第一次办身份证的时候,已经在青岛读大学,所以身份证编号显示我是一个山东人。到成都后,我更换了身份证,居住地改成了工作地,我似乎又成了“成都人”。

2008年地震全国哀悼日那天下午,我正在成都街头闲逛。警报声响起来,所有车辆都自觉停了下来,司机鸣响喇叭,整个城市在警报声中陷入一种巨大的安静中。我深受震动,眼泪也夺眶而出。那一刻,我在心中大声告诉自己:此生和这个城市不离不弃,就当自己是成都人啦。如今12年过去,我却不再感到那么确定。

我很羡慕那些四川“本地作家”,也羡慕那些用河南话写作的人,但是我却只能用普通话来写作。从读大学报到那天开始,我就自动启动了普通话模式,成为了一个“普通人”。有一阵子流行用方言读诗,我悲哀地发现,自己无法用河南话读诗(四川话更不行),但是读中学的时候,哪怕是背诵唐诗宋词和《古文观止》,我都是用河南话的!如今只有接父母的电话,我才能切换到“故乡模式”。

这肯定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过去20年,至少上亿人拥有和我一样的轨迹,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谋生,成为一个“普通人”,获得一种新的生活——也是一种新的生存和思维方式。

在北京读研究生的时候,室友们围在电脑前看四川话版的《猫和老鼠》,像学外语一样饶有兴趣地学说四川话。但是真正到了成都,我发现除非喝醉,借助于酒精,否则我始终无法开口讲四川话。或许,只有醉了,我才能认“他乡”为“家乡”。

(作者为专栏作家,中产生活方式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