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自秦始皇后,历代皇帝都以朕自称?

2020-08-31 12:19:56 作者: 为何自秦始皇

古诗中提到: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是朝中为皇帝、为国家效忠的一员,有必要为皇帝进献良言,此时便会功成名就。自古以来皇帝就是封建社会的尊贵身份的象征,同时在君权神授的影响之下,皇帝的号召力是无与伦比的。

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皇帝都会自称为朕,而用朕这样的自称代号又有何渊源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吞并了六国,实现了统一中原的政治举措,自称自己为始皇帝。意思就是说从自己之后的历代统治者可以延续自己的政治制度,称之为皇帝。

然而皇帝其实是两个字的含义融合而成,上古时期中国历史上就已经出现了三皇五帝,分别是伏羲,神农和女娲为三皇,五帝是指黄帝,炎帝,太昊,少昊和颛顼。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时候,自认为自己的功德可以与三皇五帝所媲美,于是将皇和帝二字的含义进行了融合,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1位皇帝。

大概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这一段时间点是中国文明的起始时间点,距今已经有了5000年的历史。人们进入远古社会之后,陆续形成了一些部落,然而成为部落首领的人们也演变出来了一些政治文化,发展起了中华文明的开端,而这时候也慢慢有了皇的概念。

而像后来奴隶主社会时期所诞生的国王,也只能是名义上的王,而不是皇帝。这时候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多半会称自己为寡人,或者是孤...自称还没有往朕这个方向演变。公元前220年前后,当时的秦始皇已经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之后,关于自称最开始的时候也并没有确定下来,而是由朝中大臣进行建议。

最终从很多种建议里,秦始皇本人亲自挑选。而在建议的草稿当中也有最为常见的自称,比如说吾、余、我、台、朕…而在秦始皇时期,是由象形文字向小篆字体演变的时代。而在早期时朕的字形边旁是舟字旁,右边是一个火和廾。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驶工具,只有身份尊贵的人在出行工具中会使用到这个。

所以舟不仅彰显了使用者的身份,而且还体现了这个人拥有的财富价值很高。而右边的两个小部分用当时的话来讲就是火种的意思,拿君权神兽的政治思想来讲,火种也就意味着是百姓们心中的希望。所以三者结合到一起,刚好符合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1位皇帝想要带给普天下百姓福泰民安的政治期望。

最终朕这个自称代词从开始时所有人都可以用的代词,突然变成皇帝专属自称代词,而且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沿袭了这一传统,可见这个字对于皇帝的政治起期望,起到了一个普遍的共鸣性。所以现在人们所看到的皇帝自称代词朕,大家不要用简体字的外表去认识它。如果追逐到象形文字时期,朕这个字和现在的月字旁加关字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所以了解这个字背后的含义,只能由当时的文字含义进行拆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