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引发的惨案,落魄文人编个字典把头编没了,连累江西巡抚死缓

2020-08-31 13:19:58 作者: 避讳引发的惨

乾隆四十二年,在江西新昌县发生了一起文字狱,当事人王锡侯被斩首,江西巡抚海成因此也差点掉了脑袋,被乾隆亲自定了个斩监候——死刑缓期执行。

这起案件由一本名为《字贯》的书引起,所以历史上称为字贯案。

王锡侯,江西新昌县(今宜丰县)人,38岁中举人,后来便屡试不第。

既然在仕途上无法进步,他便静下心来做学问。

作为一个文人,平时难免要查字典。

在使用《康熙字典》的过程中,他发现这本字典字虽然收得多,但用起来却不太方便:

“《康熙字典》所收四万六千字有奇,学者查此字遗彼字,每每苦于找遍全书,掩卷而仍茫然。”

用今天的话说,他找到了《康熙字典》使用者的痛点所在。

于是,便着手改革,编了一本《字贯》,大大方便了字词的查找。

没料到,就是这本方便读书人的《字贯》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乾隆四十二年年初,与王锡侯素有仇怨的同乡王泷南夹着字典进了新昌县衙,正式告发王锡侯。

新昌县令拿着《字贯》翻了半天,也没翻出个子丑寅卯。

于是,县令便问王泷南这本《字贯》到底有什么问题?

王泷南答,他说朝廷编的字典不如他的好,这是大逆不道。

原来,王锡侯在《字贯》序言里指出了《康熙字典》的一此缺点,并声称自己已经解决了,仅此而已。

县令一听,觉得这理由实在太牵强,一本字典而已,值得那么上纲上线吗?

但县令毕竟是久居官场,知道文字案都是大案,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个。

所以,打发走王泷南后,县令立即将情况上报。

没多久,报告就放在江西巡抚海成的案头上。

海成看了情况报告,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虽然王锡侯口气有点狂,但还没上升到悖逆的程度。

但是,毕竟王锡侯批评了康熙朝,有点妄议的意思,所以海成便将情况直报北京城,建议革去王锡侯的举人头衔。

没想到,这个建议差点要了海成的命。

乾隆拿到了《字贯》,很快发现这本书的问题并不在序言,而在于其中的内容。

原来,王锡侯在《字贯》第十页上为了讲清“避讳”这件事,拿了玄烨、胤禛、弘历三代帝王的名字作例子。

因为要讲解,所以书中原封不动地将三个皇帝的名字写了出来。

乾隆认为,你王锡侯明明说要避讳,却又把皇帝的名字完完整整地写出来,这不存心和我作对吗?

随后,乾隆便定性王锡侯大逆不道,罪不容诛,而且,在奏折上狠狠骂了海成一顿,责成他立即把王锡侯押送进京。

可怜的王锡侯已经是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了,家里也没什么财产,原本写这本《字贯》也只想凭些赚几个小钱而已。

当他得知被告,马上意识到问题所在,立即将批评《康熙字典》的话语和三个皇帝的名字全部删除。

然而,这一切已经迟了。

这一年的十一月,王锡侯被押到了北京。据抄家官员汇报,王家上下十多口人,全部家产鸡鸭猪狗什么的统统算上,折算成银子不过六十几两。

说王锡侯是一个清苦的读书人并不为过。

刑部组织审讯,几经商议后,比照“大逆”律判处王锡侯凌迟处死。

如果这都要凌迟,那以后真正谋反的人该怎么处理呢?

所以,乾隆“开恩”将凌迟改为斩立决,他的儿子和年满十六岁的孙子共七被判斩监侯,迟点再杀。而他的妻子、儿媳和未满十六岁的孙子则被赏给大臣为奴。

江西巡抚海成因为没有发现《字贯》中的避讳问题,被乾隆斥为“双眼无珠”、“天良尽昧”,也被打入大牢判了个斩监候。

当然,乾隆判海成斩监候并不是真要他的命,而是杀鸡儆猴。

没过多久,海成便又重新出山,继续当他的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