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写诗称赞过李白,可是没有人,写得如杜甫这般传神,短短的十四字,就将李白的傲骨、醉态、无奈,描写的淋漓尽致。李白的傲,并不会因为对方是皇帝而折损一分,可是他又盼着能够在朝中任职,功成名就,所以他又不得不称臣。
然而,李白最终无法成为一名能臣,官场的失意,让他成为了一名纯粹的诗人,于是他痛饮,他狂歌。我们在读李白的诗词时,感受的都是一种潇洒,一种豪迈的姿态,饮千樽酒,销万古愁,读来气势磅礴,酣畅淋漓。
其实,李白写柔情的诗,也是一绝。且看这首流传千古的《春思》:
其实李白有很多以女子口吻写的诗,比如《怨情》、《玉阶怨》,这首《春思》是李白此类诗中评价最高的。春是一年中最为美好的季节,东风百花,碧草杨柳;同时春又代表着爱情,春心萌动;春还代表着一切希望,李白诗题中的“春”,便包含着这些意思。
开头两句,以两地之景起,是起兴的手法,就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些景物,都蕴含了情感,是为下文做铺垫。燕地的草才如丝线一般细小,泛着青绿,而秦地的桑树,生长繁茂,压低了枝干。
一边是雁山参云,一方是陌上草熏,思妇看着烂漫之春,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丈夫,而在边疆戍卫的丈夫,从如丝的碧草中感受到了春天,生起了愁思。两地之春,本来互不相见,可李白却将燕草和秦桑写在一起,于是,两个互不相见的人,也似乎连在了一起。
读者仿佛看见一位征夫,一位思妇,一个在辽水江畔的碧草之中,一个在闺中窗前的杨柳之下,一个向北远眺,一个向南凝视,两颗心就此连在了一起。此句虚实相生,远近交替,将相思的情感引了出来。许多诗评人认为,第一句的“丝”谐音“思”,第二句的“枝”,谐音“知”,意为二人相思相知。
中间两句,则将情感顺着景物的导引倾泻出来。这是一个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需要整体来看。上句是说,“当夫君你想要归来的日子”,怎么样呢?心中是感动,是期待,是欣喜?都不是,而是断肠,是思妇断肠之时。
因为爱而不得,是最苦的。比如明知道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比如想见面,却分隔两地。思妇想到丈夫盼望归来,心中忽然一痛,这种不合理的心情,才更凸显思妇入骨的相思与爱意。
恋人长时间不相见,情感可能会疏远,易变心,不过李白笔下这位思妇却十分坚贞。春风啊,我与你并不相识,为何要吹动我的帘帏。
春风撩人,吹动了花草,吹动了杨柳,吹动了发丝,可唯独吹不乱这位思妇的心。她为何要质问春风了,这便是女子闺中独处的情态,在相思愁苦之际,往往会嗔怪啼叫的黄莺,盛开的桃花,呢喃的双燕,女主人公在此,便是以春风明志。
小编认为,或许女主人公也是在责怪春风。一直独处,家中悄无声息,只有自己的声音,忽然帘帏掀开,正在思念丈夫的妇人,一时间竟然产生了错觉,以为是良人归来,但一抬头,发现只是一股清风,惊扰了人的思绪,又悄然离去,女子不由嗔骂:“这春风好不识趣。”嗔怪之后,又是无尽的落寞。
这首《春思》,言语平易,自有两汉古意,同时体近齐梁,又显几分秀色,诗的意韵,更是柔情百转,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三十字,却将一位思妇的心描写的十分传神,看来李白粗豪的性格下,也有一颗细腻多情的心。此诗可谓得《国风》不淫不诽之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