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再三叮嘱,不让诸葛亮说曹操兵多,诸葛亮为何不听?

2020-09-01 11:19:38 作者: 鲁肃再三叮嘱

曹操占领荆州,虎视江东。年轻的孙权心里很慌,派鲁肃前往刘备军中,探听曹操虚实。

鲁肃是个坚定的主战派,他力邀诸葛亮同返江东,去面见孙权,要借诸葛亮之口,坚定孙权的抵抗决心。

且看这一路上,鲁肃对诸葛亮的叮嘱。

在船上时,鲁肃表示:

“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

等到了馆驿,又嘱托道:

“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

舌战群儒过后,鲁肃引诸葛亮去见孙权之前,又再次叮嘱:

“适间所嘱,不可有误。”

真可谓是重要的话说三遍,诸葛亮本来都答应好好的,可是,一见到孙权,诸葛亮却当场变卦了。

权曰:“曹兵共有多少?”孔明曰:“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

不光如此,诸葛亮还装模做样地推算了一番,照诸葛亮这个算法,曹兵得有一百五十万,只说一百万,是害怕吓到年轻的孙权。

鲁肃当场就懵逼了,不带这么玩的啊!你堂堂的卧龙先生,怎能出尔反尔呢?你这么说话,不是助长了投降派的气焰吗?

那诸葛亮为何要这么干呢?

在笑谈君看来,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为刘备方造势

诸葛亮和鲁肃都清楚,如今孙刘联盟是唯一的选择,但这里面说道也不少。

刘备眼下几乎无立锥之地,且刚刚遭遇大败;孙权这边呢?占有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群英荟萃,兵精粮足。

双方的实力并不对等,这种情况下结盟,刘备必然处于弱势一方,甚至要作为附庸去依附别人。

所以,诸葛亮故意夸大了曹操的军力,面对如此强敌,刘备打了败仗,自然不足为奇,甚至还取得了博望坡、新野之战的胜利,这就凸显出刘备集团的战斗力。

诸葛亮这一句话,就把刘备拔到了相当的高度,东吴自然不敢小觑。这是结盟的基础。

其二,即使他说曹军人少,别人也未必相信

先前张昭、虞翻等谋臣,都强调曹操兵马百万、战将千员,他们明显已经默认了这个数字。

诸葛亮和孙权对话时,东吴的文武都在场,诸葛亮如果说曹操只有十几万人,肯定会遭到这群人的质疑,甚至给人一种“你是故意忽悠我家主公起兵”的感觉。

诸葛亮并不愿意在这上面徒费口舌,对于真正知兵之人,军队多少只是个数字,这并不能左右战争的胜负。

其三,请将不如激将

诸葛亮是一个把激将法玩的很6的人,激周瑜、激张飞、激黄忠……

孙家的人,骨子里面都有傲气,其中孙策最为明显。孙权没有孙策那么锋芒毕露,但也是自命不凡。

诸葛亮在看到孙权第一眼时,便感觉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

诸葛亮说曹操拥百万之众,真正目的是为了引出后话:

曹操如此强大,你还是投降算了,什么?你问我刘备为何不投降?开玩笑,我主公刘备,大汉皇叔,英才盖世,一时失利,不过运气差一点而已。投降?不存在的!

诸葛亮这一席话把年轻的孙权激怒:在你卧龙眼里,同为君主,我比刘备差那么多?遂“勃然变色,拂衣而起”,这天聊不下去了!

激起了孙权的好胜心,其实到了这一步,诸葛亮就已经成功了。身为人君,在属下的面前被诸葛亮这么藐视,孙权心中的战火已经熊熊燃烧起来。

至于后面,孙权再让鲁肃把诸葛亮请回来,共商大计,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诸葛亮作为刘备方的使者,就算说破天去,也不足以让孙权下最后决心。孙权最信任的人,是周瑜,在周瑜出场之前,这些都只是铺垫。

站在刘备视角看,本来应该是他求着孙权帮忙,结果诸葛亮凭三寸不烂之舌,宾主易位,奠定了刘备在联盟中的地位。

所以说,诸葛亮不仅仅是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个出色的外交家,擅长造势,临机应变,本事不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