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街亭是出现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这里先提下从汉中通往长安有5条路线。第一条祁山道,诸葛亮的最爱。地势平坦,适合排兵布阵、运送粮草。但缺点就是绕远路。第二条陈仓道,也是大路,易于用兵。但两侧都是树林,很容易遭到伏击。刘邦打项羽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说的就是这里。第三条褒斜道,崎岖难走,李白曾经认证过,他诗中的蜀道难于上青天就是指这栈道。第四条骆谷道(傥骆道),是当年所有栈道中汉中往长安方向最近,也是最险峻的一条。曹爽曾经走这条道伐蜀但中了蜀军的埋伏大败而归。第五条子午谷,在秦岭诸道中这条险峻、也最冷门。魏延提的【子午谷奇谋】也就是走这条道。
说完5条道,接着我们说正题,诸葛亮北伐。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出师北伐。和魏延想的不同,诸葛亮喜欢的是稳扎稳打走陇右路线,也就是走祁山道。不过诸葛亮先派赵云和邓芝假装走褒斜道攻打长安。魏国果然中计,调派大将曹真前往郿县御敌。而诸葛亮其亲自率主力走祁山道,把魏国主力都卡在郿县。当时刘备已经去世了4年多,蜀国也专心龟在家里抓经济,促生产,没什么动静。魏国以为蜀国大势已去,所以在关陇一带的防守也是应付应付摆摆样子。谁知道诸葛亮率大军攻来像猛虎下山一样,气势逼人。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膝盖一软,直接投降。魏国这时才知道蜀军的主力其实就在祁山。魏国朝野震动,皇帝曹叡亲自坐镇长安。并从荆州直接调回大将张郃直扑陇右。诸葛亮大军来到陇西城下。但陇西城墙坚固,守军坚守不出。唯一能打下的方法就是拦截西来的魏军,断绝陇西的粮道。从关中到陇西有2条道可以走。其中一条是陇山道,是条大路。另一条是陈仓渭水道,是条小道。且诸葛亮的主力正在陈仓渭水道与郭淮对峙。张郃援军想要快速的支援陇西只能走陇山道。而街亭是陇山道的关键点,援军的必经之路。如果在此可以拦截援军,诸葛亮就可以集中兵力打下陇西。
简单说两方都在抢时间。到底是张郃支援快还是诸葛亮围攻陇西快。面对魏国援军的来势汹汹,到底要派谁来对付张郃就是个难题。当时,大家都认为应该派魏延或者吴懿这类的老将来守街亭。魏延是刘备当初钦点的战将,吴懿是当时的国舅。都是实战历练丰富的老将。但诸葛亮却排除众议,启用了爱将模式。选择了同派系且私交极好但年轻没经验的马谡。马谡才气过人,饱读兵书,诸葛亮对他很器重。两人常常谈论兵法到深夜,亦师亦友,形同父子。有意培养他为自己的接班人,趁此机会给他镀镀金,方便此后能上位。临行前,诸葛亮再三交代,街亭非常重要,如果失去街亭,北伐就会失败。还特别指示说要在靠山近水的地方扎营。但马谡到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示来部署兵力,却把大军拉到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以为高地打低地有天然优势,可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副将王平再三劝阻都无济于事,只好眼睁睁看着大军上山安营扎寨。张郃率5万人马从洛阳出发,走了700公里,疾行到街亭。看到这二货舍水上山,就切断了水源,将马谡围困在山上,然后放火烧山,蜀军又饿又渴。又是四处起火,军心大乱,不战自溃。张郃乘势进攻,马谡军大败。失去前线的屏障跟先锋部队,魏国援军也源源不断的赶来,诸葛亮只好撤兵,接下去就是挥泪斩马谡。最有机会的一次北伐也由街亭失守此而告终。
以上就是街亭失守的来龙去脉,我们回过头来看几个问题。
第一马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诸葛亮不是要马谡击败张郃,只要拖住他就算赢。但马谡却没听诸葛亮的话,想借高地优势来个漂亮的防守反击,最后却惨败收场。
第二马谡不能守街亭,哪谁能守街亭?我们当时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思考。前面说的魏延、吴懿都在主力阵中攻打陇西。赵云、邓芝在牵制曹真主力。姜维才刚投降还不能重用。在街亭表现出众的王平也是个降将,他还是个文盲且学识不高,也可能是不受重用的原因之一。所以他选来选去只有马谡可以用。现在用我们后人看来,当初真的只有选王平守街亭才是最好的选择。
王平的官位是牙门将军,就是负责防御的将军。街亭大败后,马谡窜逃。只有王平率领千余人鸣金击鼓,让张郃以为有诈不敢追击。日后的第四次北伐,张郃又对决王平,也是让张郃无功而返。诸葛亮死后,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率10万大军进攻汉中,王平手下不足3万人。众将惊慌失措包含姜维在内都认为要守城,但王平力排众议,利用汉中崎岖的地形阻止魏军,魏军为此付出惨痛的伤亡代价。所以可以看出,王平的天赋全在了防御上,虽然他是个文盲。街亭给王平防守很可能比马谡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