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笔者拜访了向化乡8大队时年92岁的老人姜才明。他也谈起了1905年的大潮没。和龚雅英老人不同,他是颤抖着声音开了腔的。他说,大潮没那年自己才12岁,家住在开港斜圩的南岸脚跟头。整个一带有30户人家,平常感情和睦。农历八月初三那天夜里,“半夜时分,海边的堤岸就被大潮冲溃了。黑暗中我听到家里有人喊潮没了。也不知是爷还是娘,把我抱起来放在一只箩户(一种口圆底方直径和高度在一米左右、用芦片或竹篾编成的粮食盛具)里。四周一片漆黑,刺耳的风声里,时不时地传来几声喊救命的声音。我吓得在箩户里一动不敢动,哭也哭不出来。箩户顺着大潮漂浮,往北漂了5里路左右,一直到赵公堤脚下才停住。我抖抖索索爬上赵公堤顶,才救了一条性命。事后算算,我们那里30户人家,被冲倒了27家房子,死了几十个人。有人抱着块木板,才拣到了一条性命。最惨的要数那些到房顶上逃命的人。他们以为房顶高,可避潮水。哪知道那时的房子都是草屋,稻草顶上哪里站得住人,几个浪头一来,屋架四散。人被大浪一卷,就没了影踪。”老人讲完后,身体一动也不动。他一定还沉浸在往日的悲痛中。
一次次的风潮灾害给江口沙洲上的崇明岛人带来了无穷尽的苦难,剥夺了多少鲜活的生命。但是勤劳勇敢的崇明岛人在承受灾难的同时,也学会了抗争,学会了抵御。他们先是在平坦无阻的沙洲上挑堤做岸,筑起的土堤最起码能抵挡住较小的风潮灾险。他们掘土开河,开挖成的河道能及时排除入侵海潮形成的涝渍。他们斫芦伐竹,砍斫来的芦苇、竹子捆扎成柴排后,可填塞溃决的堤岸缺口(堤岸首先被冲决之处叫官宫)。他们垒筑起一个个高约数丈、墩基达二亩左右的大土墩——济民墩(民间又称救命墩,避潮墩据清代《崇明县志》称,全县当时有四五十座),供大潮突溢时百姓爬上去逃生,水退以后再下来。现在淮河流域蒙洼行洪区里的庄台有点跟其类似。不过崇明的济民墩只要潮汛的高位一过,潮水一退,人就可下来。而行洪区里的庄台,房屋等建筑物是一直建设在上面的。1949年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崇明人更是在岛的四沿修筑起高高大大的长堤。他们用巨石驳岸,用水泥砼柱护坡,栽芦苇水草挡浪,确保风潮来袭时安然无恙。即使偶有溃堤决口,也能在上级部门组织下,迅速地予以堵决合拢,确保生命的安全。再不会出现那种“居民庐舍漂没,男女毙溺无数”的惨剧。正是这一个个与风潮抗争抵御的举措,才使东海之滨的崇明不被频发的狂涛巨潮吞没,才使大江之口的崇明日长夜大,直至成为祖国第三大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