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水阳,藏在深闺人未识

2020-09-03 08:15:28 作者: 原创 水阳,

据洪武《宣城志》载,金宝圩大圩形成之前,这里“圩垾大者有二,曰化成,曰惠民。”《舆地纪胜》引《圩田系年录》记载:“化成、惠民二圩相连,长八十里。则知金银圩,化成、惠民之统称。易名金宝圩,当自明中叶。”

《化成圩缘起补正》对金宝圩的形成,及大圩形成后的水利兴修、圩内农田灌溉情况也有较为生动的描述。“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圩民束四请以私田为官圩,李璟嘉之,诏补束四官,赐金帛有差,号金银圩。是年,各起役兴筑,广袤八十四里。”《舆地纪胜》引《圩田系年录》:“绍兴元年(1131)命宣城守臣葺治圩田。”

由此可见,金宝圩自三国筑圩,至南唐、南宋,历代官府均发动圩民对圩堤进行兴修加固、培高,并对圩内的农田水利予以规划治理,形成了“堤防山立,畎浍期错,水足则闭斗门以限之,稍涸则纳江水以润之”的格局,使得金宝圩在当时的平圩区,具有较强的抗洪能力,而且干旱年份也能保证有稳定的收成。再加上圩内土地肥沃,圩民勤劳,这里便成了百姓安居乐业之所在。《金宝圩中堤旌义慎防记》有记:“古金宝圩,圩周百二十余里,田二十余万。寒族及余姓群编户获农其中,宣之税居半。”其物产丰富程度可见一斑。

此外,唐中后期,唐玄宗接受曾任宣州太守的裴耀卿建议,改革漕运,输江淮粮源进京,水阳江成了上邑宣州漕运的重要航道,金宝圩出产的粮棉油开始热销全国各地,随之,南来北往的商贾纷至沓来,在这个富庶之乡的市镇上开商号、建家业,多元的文化也在这里融合,水阳西镇迅速发展并繁荣起来。

水阳地名向西延

水阳沿河两岸市镇,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阳地名所辖范围也慢慢由东向西延伸,最后取代了西镇龙兴地名。

龙溪东北岸上的市镇,上下两端各有一条小河,河上架桥,街北有水碧桥,街南有施家桥。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宋南迁时,曾有赵姓皇室来迁。至明代,陆续又有孙氏、王氏迁入此地繁衍。及清至民国初年,部分海外华侨变卖产业,携眷归国,也落户于此。市镇上有一条青石街道贯穿,沿街两边曾有各类营建,繁华一时。

除有水阳巡检司廨、古塔、水碧桥等古建外,街北水碧桥附近,当年坐落着一座为往来于这里的船只祈求平安的“杨泗庙”,还有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的真庆观;中街有规模宏大的孙氏宗祠,宗祠旁是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旌节坊”;往南有气势恢宏的王氏宗祠、明代成化年间营建的“尚义坊”;街南耸立着始建于三国时代的水阳镇塔,古塔的旁边,则是地藏王殿和祠山殿;寺庙往南,则是古老的施家桥。这些古建筑虽大都湮灭在了岁月的长河里,但方志、家谱等文献里都曾留下宝贵的记录,向今人叙说着往日的繁华。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朝廷为消弭苏浙一带水患,遂改胥溪河上用来节制水流的石闸为土坝。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江水暴涨,洪水冲决土坝,使苏、锡、常一带复受水害。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又在原坝基上加高三丈,史称“东坝”。自此,水不再东流,水阳江流域水位增高,沿岸经常遭受水灾肆掠,龙溪东北的市镇和圩田,每遇洪水便沉没于水下,民众苦不堪言。。

金宝圩堤防高而宽,南唐以来,历经官府“起役兴筑”“葺治圩田”,抗洪能力逐年增强,圩内农业生产相对稳定,百姓大多安居乐业。至宋代龙兴铺沿街开始出现了一爿爿砻坊、油坊、槽坊、机坊、纸坊、粮行、杂货、烟店、布庄、药铺、当铺、钱庄、茶楼、酒肆等各类商号。金宝圩内的各类农产品,也经由这里向外输出、交换。

随着西镇集市的繁荣,东镇商户开始转向西镇投资,一些大户的分支,如孙氏、王氏也逐渐向西镇迁移。于是,西镇占足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至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鼎盛。沿河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向西镇转移,东镇便逐渐衰落、暗淡下去了。

到了民国设置行政区划,水阳镇公所顺理成章设在了西镇。解放以后,水阳镇人民政府也设在西镇。这样,明清以来的水阳东镇,便被叫作水阳河东,而且一直被习惯地称呼到现在。

当时代发展到今天,蓦然回首,“水阳”地名已悄然“藏在深闺人未识”了。但是,一个地方的地名由来,有其传统文化内涵蕴含其中,那是抹不去的文化印记。所以,当我们走进时光的深处,人文依然脉动,真实依然可循。

厘清水阳地名的由来,对于水阳后人,不仅能够知从所来,而且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新的时代,必须要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跨越,这样,才能使水阳行稳致远。

(本文原载《宣城历史文化研究》2020年第3期) (作者系宣州区水阳镇人民政府干部)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