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帽子趣谈:帽子后面加两个“尾巴”,源于实用而后转向美观

2020-09-03 18:30:45 作者: 古代帽子趣谈

宋朝皇帝

我们在观看古代的影视作品或者描绘古代人们服装外貌的图画作品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某些和现代生活大为不同的装饰癖好以及习惯——比如说戴帽子——古代称作“冠”。话说这帽子在古代不仅是几乎必需的生活用品,具有装饰功能,到了发展后期而且还有着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在小农经济为主导、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帽子作为“并不那么实用”的非生产性、非必要性工具,究竟是以何种的作用存在在古代社会中?尤其是步入封建专制制度时期,为何帽子衍生出了两个“尾巴”?帽子发展历程的变化原因,定然离不开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古人为啥那么青睐帽子?根据史料物证研究显示,早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人类就已经有了戴帽子的习惯——《后汉书·舆服志》上记载了发明人类发明帽子的最本原初衷:“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

这个时候的帽子功能主要是、冬防寒风侵袭,制作原材料也比较简单:主要是由树叶、枯草等制成,可见这时候帽子的功能主要是出于生活需要的目的。而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等级森严的登记制度来体现阶级差异。由此,帽子衍生出了政治功能以及经济功能。

如今我们大多把帽子看做广义词,意指“头上戴的装饰”。但是古代帽子的种类和叫法十分多,并且供不同阶层和用途使用,主要分为“冠、冕、弁、帻”这四种。譬如说这“冠”,一般来说只有士大夫才有资格佩戴,而贫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戴冠的。帽子不仅可以作为装饰物,成为古代人们追逐潮流的物什,并且兼具实用功能和政治功能,便不难理解其在古代成为必需品。

古代官员帽子古代人帽子上的两个“尾巴”出现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说明一下,古人帽子后面的这两个小“尾巴”有自己的“名字”——我们一般叫它"幞头"。这幞头的出现原因,最初是古人为了满足自己对于美的需求而发明的新样式——古人蓄发,但是为了方便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遵循礼制,便需要束发,束发便需要以“巾”来裹发并牢牢扎紧。

汉朝时候,人们在以巾裹发的时候便会挽上两个“尾巴状”的样式,这样不仅更为结实、不容易散开,并且模样也比之前要新颖好看许多,许多王公贵族此时大多选择佩戴具有幞头样式的帽子,来作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最初的帽子,后面的两个"尾巴"就是充当固定帽子的作用。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人头发较长需要束发,先人们便用头巾裹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头巾逐渐演化成帽子,而幞头也建立了初步模型。不过这个时候的幞头制造工艺还没有完全成熟,整体来说美感不足,也比较软,幞头的形状样式更是比较单调,不过这些局限性都在后期的发展中得到了弥补。细说两个“尾巴”发展至后期的作用

帽子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并且这时候的帽子只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大致可以归属到生活必需品一类。但是,伴随着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生活的进步,帽子已经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款式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

尤其是幞头款式,对帽子发展的影响尤为巨大:翼善冠、乌纱帽、平顶等,皆都是幞头这种帽子款式的范畴。幞头不仅对帽子发展影响巨大,其在封建社会中的作用同样值得人们深入分析。

1. 满足人们更高标准物质生活需要

前面说到,幞头出现的最初原因是为了固定帽子并且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但是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社会生产力越来越成熟,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层阶级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遮蔽风雨以及束发以释放劳动,更是愈来愈对帽子以及幞头的观赏性提出了要求。

这时候就对幞头的材质提出了更高更多样的要求——如果想制出更多样的款式,幞头的面料和材质就要改变,比如说幞头上暗纹花样的出现,甚至唐朝人民以铁丝、铜线编制幞头,使其面料更加硬挺,观赏美感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2. 满足统治阶级对于管理的需要

“宦戴冠”,官员也是幞头款式帽子的佩戴主力军,据说这是因为幞头的两个脚平直向两旁伸开,皇帝使官员佩戴幞头,可以防止官员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从而提高上朝时候议事的效率,增加官员的自觉性。“乌纱帽”往往被用来代指仕途中人,其幞头款式对后世来说最为经典,甚至直到今日“乌纱帽”一词依然也被用来形容官员。

到了唐宋时期,封建制度发展走向巅峰,幞头甚至成了区分阶级的评判标准——有权势有地位的人。幞头样式往往更加别致,通常情况下也往往更加硬挺;而地位稍低些的人所用的面料则可能比较软,并且样式也往往更加普通(一般情况下,布衣以及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没有佩戴幞头款式帽子的资格)。

“乌纱帽”结语

在儒家文化占据主导思想的封建专制社会,“礼仪”和“道德”被统治阶级用来做管理社会的重要工具,而阶级的分明无疑更加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稳固。阶级的区分不仅仅局限于权力、威望这些比较内化的层面,也需要服饰、装扮这些外在因素来强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