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看重“物我合一”?从蚕桑文化观古人如何对待世界万物

2020-09-04 12:27:08 作者: 古人为何看重

《淮南子》:“日出于汤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登于扶桑 ,爰始将行。”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社会,古人在意识中将桑树比作了太阳出现的地方,更是给桑树冠以扶桑神树之名,由此可见古人对桑树的尊崇和敬畏之心。

桑蚕生产

而关于蚕桑一词的起源,在《搜神记》中是以万物均有生命,情感为前提展开的,这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充分尊敬,同时这也反映着古人对自然的尊敬开始由“物性”走向“人性。”

3.文化的繁荣与“物我合一”思想的相互成就

《诗经·小雅·隰桑》:"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即见君子,其乐如何!桑有阿,其叶有沃。即见君子,方何不乐!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在这个阶段,“丝”因为和“思”谐音,自然而然成为了思念的书面载体,少女见隰桑之美,想到了自己的倾慕之人,开始思考要是桑树相思会怎么想呢?“物我合一”,不经意间溢于神思。

与此类似的还有李商隐的《无题》,同样是以“丝”代“思”,不过李商隐更是刻画了一只“到死丝方尽”的春蚕形象来体现自己的无尽爱意,于艺术层面来看,这便是“物我合一”要求的“意造于真”的境界。

桑蚕生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王国维誉为“物我合一的境界”,其作者陶渊明先生,致力于追求归复自然,在他的《归田园居》中,描述了多幅把酒话桑麻的场景,与自然相融,悠悠自得的心境。“悠然见南山”可作悠然地见到南山,也可解作见到悠然的南山,无论哪种解释,都是对“物我合一”的最好诠释,抑或说,这种与自然同归的惬意就是“物我合一”的完美境界,这份悠然属于南山也属于陶渊明先生,属于自然也属于人。

魏晋时期,是一个个性崛起的时代,面对有限的个体生命和永恒的寰宇,陶渊明先生开始彻底摒弃人与自然的对立态度,开始寻求与自然的融合,这种超然物外却又与’物同归的境界将“物我合一”的哲学推向了巅峰。

桑树

结语: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中,从最开始对扶桑神树的尊崇,蚕桑文化的萌芽,到艺术层面的“意造于真”目标,到陶渊明先生追求的归复自然的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物我合一”逐渐从意识成为了一种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从茹毛饮血,与自然的抗争到思想的觉醒开始探寻和自然的关系到追求和谐相处合二为一的融合,这两份理念的兼并,正是中华民族包容性的最好体现。

"求物之妙,达物之理”的“物我合一”不仅仅再是艺术领域的阳春白雪,它本身的思想早已贯彻到了理性与感性之中,这是一份对天地万物的包纳,也是天地万物对我们的海涵,或许庄周早已明白,既不是他梦了蝶,也不是蝶梦作了他,而是他们梦遇了彼此。

参考文献:

《孟子》《淮南子》《庄子·齐物论》《尚书大传》《齐民要术》《汉·食货志》《诗经·小雅·隰桑》《三国志·魏书·武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