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与阿拉伯帝国的这场战争鲜为人知,却从此改变了两国的国运

2020-09-04 23:38:41 作者: 大唐与阿拉伯

大唐这边的轻敌,以及敌我兵力的悬殊都给高仙芝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即便如此,名将依然是名将。

在最开始的三天战役中高仙芝居然以少胜多,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如果不出意外,大唐不说打败阿拉伯帝国,打个平手还是不成问题的。就在这时,高仙芝屠城的恶果终于出来了。

原本站在大唐这边的一个小国突然临阵倒戈,带着他们的一万军队投靠到了阿拉伯帝国。

本来就压力山大的大唐这下算是雪上加霜了,重大的心理打击令大唐的军心快速瓦解。

在扔下15000具尸体后,高仙芝兵败而归。

这一仗之后,大唐也没有报复,阿拉伯帝国也没有乘胜追击。大家已经形成了默契,谁也不再向对方的势力范围扩张了。

这就像两个邻居因为家里小孩子打架而吵了一架一样,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从没想过要和对方拼刀子或报警。

但此战之后,刚刚经历过开元盛世的大唐快速走向了衰落,并在四年后爆发了安史之乱。而阿拉伯帝国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昌盛至极。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场接触战,为何造成了两国截然不同的国运呢?

原来在高仙芝屠城的时候,原本夹在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中间左右逢源的中亚诸国都已经在心理上倾向了阿拉伯。

加上大唐战败,高仙芝被贬,接替高仙芝用来压制中亚诸国的将军能力远远不如高仙芝。这让中亚众小国快速投入到了阿拉伯帝国的怀抱,大唐瞬间被孤立了起来。

在这种状态下,原本和大唐关系还算缓和的契丹趁机反水,并打败了安禄山的6万大军。

而南线战场,杨国忠率领的8万大军被南诏国杀死了6万多,大唐13万中央军被杨国忠几乎败光了。

接二连三的战场失利让一直对外扩张的大唐遭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纷纷围攻,大唐从此走向了衰落。

而阿拉伯帝国则因为仗义出兵,并在胜利后退出了战场,从此赢得了中亚众小国的尊敬,他们反而成立万国来贺的中央王朝。

看到机会后的安禄山四年后起兵造反,这标志着大唐从此彻底走向了衰落。

兵家常说杀降不降,高仙芝在后来的安史之乱中被人害死是不是和他当年在石国屠城有关呢?

当然,关于因果报应这种事常遇春和朱元璋都不信,但历史告诉我们,有初一就有十五。

大唐帝国的衰落起于高仙芝,也衰于高仙芝。对于唐朝和阿拉伯帝国这场战争,读者您知道多少呢?